什么是信任?

什么是尊重?

一位是年逾七旬的乞讨老人

一位是便利店老板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

用一件小事诠释了这两个词的意义

自去年6月份至今

位于东莞莞太路的一家便利店

一直有一名特殊的“顾客”光顾

他是一名乞讨者

已年逾七十

通常每隔两天会到店里一次

他并不购买商品

而是将乞讨所收到的零钱向店老板兑换整钱

店老板对老人的请求也从未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月21日晚

老人再次来到便利店

但这次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希望把钱存放在店老板这里

老板虽颇为犹豫

但考虑到老人带着钱在身上不便

最终仍答应了老人的请求

店老板陈先生说

“这是一件小事,

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信任。”

乞讨老人换钱 店老板从不细数

去年6月左右,一名衣衫褴褛、须发花白的乞讨者进到了陈先生的店里。“当时以为他想要买东西,结果他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我,能不能用零钱换整钱。”陈先生回忆,当时他二话不说,立刻给老人换了。

此后,几乎每隔两三天,老人都会拿着零钱到店里换整钱。“他拿来的一般都是一毛、五角、一元零钱。”陈先生说,虽然一毛钱店里是用不着的,但考虑到老人靠乞讨维生不容易,所以他从未拒绝,“其实帮他也是在帮我,店里也经常需要一些零钱。”

每次来到店里,老人会将钱整理成10元一叠,告诉陈先生有多少钱,而陈先生则从来不会细数,往往只是看一下有多少叠,“就算少了也不要紧,就当是帮一下老人家。”陈先生表示,他妻子担心老人眼花会多给了钱,曾经细数过一次,但没想到几百块钱点下来,一毛钱都不差。

店老板给东西 老人从不接受

“老人每一次来店里,都担心他的个人卫生问题,会影响到店里做生意,但我一直都叫他在店里数钱。”陈先生说,他偶尔也会给一些店里的商品给老人,但老人从来不会接受,“只有我母亲以前做早餐卖的时候,给他盛的粥他才会要。”且老人同样担心影响店里的生意,也不愿意坐在店里的桌子旁喝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来店里的次数多了,偶尔没客人时,陈先生会与老人有简单的交谈。老人称自己是安徽人,儿子丧失了劳动力,10年前,他就独自一人来到东莞乞讨,攒到钱了还要往家里寄,平时吃的穿的都是在街边捡的或别人给的,晚上就睡在大街上。老人也表示,有些店他也不愿意去换钱,因为别人不好说话。

信任:老人提出请店老板管钱

临近今年春节,老人没再出现在店里,这令陈先生和妻子都有所记挂,“担心这么冷的天如果他还睡大街上会不会被冻到,我妻子还跟我聊过老人会不会回家过年了等等。“

直至4月21日晚上,陈先生才再次看到了老人,还是从前一样,留着长胡子,一手提着一个编织袋,一手拿着一个铁盘子。也许是时间相隔太长,老人颇为不好意思,小心询问陈先生还需不需要零钱。得到肯定的答复后, 老人又问陈先生能否在店里数钱。“我跟他说外面都黑了,就在店里面数吧。”考虑到老人眼睛不好,陈先生还特意把店里的灯全开了。

陈先生没想到的是,老人数完钱后对他说:“我不方便拿钱在身上,你能不能先帮我收好,等家里需要用钱了,我再来跟你拿。”

“当时我心想,我跟老人非亲非故,他万一记性不好,我把好事办砸了怎么办。”陈先生其时心情颇为复杂,“但后来又考虑到,老人家晚上睡在大街上,万一把钱丢了或被坏人抢了,那还不要了他的命啊。”最终,陈先生答应了老人的请求,给老人当了管家。

尊重:店老板为老人做了账目

一开始老人还表示不用记账,但为了让老人放心,最后陈先生给他做了一个简单的账目,让老人每一次交钱保管时,签上名字确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老人把钱交到我手上时,说实话,我有种被信任的感动,这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体现了人和人之间的尊重。”陈先生说,其店铺从2014年6月营业至今,以前,他母亲会在早上煮早餐售卖,并经常接济流浪人员,而他们对于流浪者的零换整等请求也从来不拒,“也许是这些习惯赢得流浪人员的信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