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30日凌晨4点54分,中国社交电商拼多多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此次IPO由瑞银、高盛和中金联合承销,尚未最终确定挂牌交易所。

据招股书披露,拼多多单季成交金额662亿人民币(106亿美元),2017年全年成交金额为1412亿元人民币(226亿美元),这个数据基本确保其成为中国第三大电商平台。招股书同时显示,黄峥在拼多多所占股比为50.7%,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腾讯所占股比为18.5%,高榕资本所占股比为10.1%,红杉资本所占股比为7.4%。

在拼多多诞生的当天,它身上就围绕着无数的争议。在那些赞赏者看来,拼多多提供了无数物美价廉的物品,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但在那些不喜欢它的人眼里,拼多多有不少假冒伪劣产品、对小卖家敲骨吸髓。

但无论如何,得益于阿里、京东等电商网站在美股市场的普及,以腾讯为代表的巨头背后支持,美国资本市场对拼多多的理解程度将远高于其他行业。拼多多或许将改变目前的一些运作模式,对产业链的完善将成为重要目标。

团购模式重生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现任CEO黄峥创办的游戏公司的内部孵化项目,2016年9月拼多多与黄峥本人创办的拼好货合并,组建成为目前的拼多多公司。和那些昙花一现的电商平台们不同,拼多多最终一直走到了电商双级阿里和京东的门口。最新的消息是,拼多多应用端甚至在渗透率上已经超越京东,成为国内第二大综合电商平台。

其实如果对拼多多的模式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拼多多实际就是披着团购外衣的C2B电商,选择以微信为渠道,通过社交分享进行“拼团”。

和传统的团购模式相比,拼多多提供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背后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团购模式的核心是,用户牺牲购买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即时性(需要等待成团以及可选品类的减少)来寻求价格的低廉性而这些被用户牺牲掉的权力,拼多多将通过技术的力量寻找回来。由于拼多多的C2B模式,适应需求的产能能够更好地被判断和保留,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逐步减少,大大提高了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

但是,此前团购模式为人诟病最多的“低价带来低质量”的问题也在拼多多这里出现了。巨大的销售额吸引了大量出售假货和劣质商品的中小卖家。拼多多选择的解决办法是向上游输出数据和反向定制,从而实现链条内多赢。最典型的模式是和工厂进行直接合作,缩减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让商品和消费者几乎可以直接对接,同时以爆款模式推动工厂的生产资料到商品的快速流转。

人口红利+社交爆发

中国移动互联网大约从2010年开始启蒙,到2013年左右开始飞速崛起,以微信、小米为代表的软硬件厂商迅速收割了从PC端向移动端的第一波人口红利。

2015年左右,第二波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出现,它的标志就是OPPOvivo为代表的传统手机,通过线下渠道把智能手机卖给了三四线以下城市的人群。

这部分人群此前还未接触网络、上网条件受限制,但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网络使用被训练,这批新增互联网人口也引发了国内互联网公司的强烈关注。近年来,阿里巴巴围绕社交模式做了很多布局但都难称成功。而拼多多正是把社交和电商的结合做成之后,才在电商红海里杀出一片空间。

通过社群的力量,让想要购买某一件商品的用户都集中到一起,以团体购物的需求,对卖家降价销售形成吸引力。议价还可以分成几个等级,达到多少人级别,可以对应相应的优惠价格,买卖双方双向吸引形成双赢成交。买家可以通过更低的价格获得相应的商品,卖家通过买家的自营销节省了营销费用,同时通过预先收款等模式,让生产风险降低,也节省了部分费用。

另外,微信小程序也成为了拼多多爆发的另一只翅膀。

在小程序飞速发展后,以小程序为入口,拼多多依靠用户拉好友拼团来快速获取新用户,新用户再拉好友(比如利用小程序的“社交立减金”功能),不断裂变,目前已积累超过1亿付费用户。这些用户可以被定义为那些传统零售、传统电商没有调动起来、边缘化的零售者(同时也是第二波移动人口红利的来源)。

储备粮草,应对寒冬

疯狂增长的拼多多也正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用户数已基本到顶。

数据显示,拼多多的用户已经超过3亿,但相对来说,由于拼多多依然主打低价策略,当未来无法支撑价格优势后,用户可能会很快失去。从去年开始,拼多多加大了在广告投放上的力度,注意这是在其基本没有盈利的前提下,那么只能判断为其用户增长遇到困难。

拼多多的“打造爆款”模式在初期有助于其快速增长,但其他零售平台的低价更多是通过供应链优化得到的结果,拼多多更多的则是通过减少中间链条而简单粗暴的降低价格。当零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的时候,无法支持企业做好产品。

更重要的是,那些二次人口红利给拼多多带来的用户,在未来必将成长。随着这些用户的成长,拼多多自己也必须成长,同时拼多多也必须考虑更庞大的市场。

此前黄峥曾经表示:“我们不会做采销,也不碰物流和配送。阿里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干嘛要做。”但如果维持这样的选择,拼多多就无法陪同它的用户一起成长,也无法提升消费者对服务品质的更多需求。

成长,是需要资金支持的

尽管拼多多获得了多轮融资,但拼多多依然在亏钱,第一是拼多多获取流量的成本,第二是冠名广告费用等公司必要开支。而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化,需要的资金可能远多于上述两项。

据美国SEC网站披露的招股书,自2015年成立以来,拼多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但亏损也一直在迅速增长。2016年收入为5.05亿元人民币,2017年全年收入为17.44亿元人民币,2016年和2017年分别发生2.92亿元人民币和5.25亿元人民币净亏损。而在拼多多的2018年Q1受大幅扩张市场需要,销售与市场支出达到12.17亿元,平台单季发生2.0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

从目前资本市场的反馈来看,目前整体形势越来越差,资金也趋于紧张。很多科技公司抢在这个窗口期上市,是因为判断在未来的一年甚至半年内,互联网公司估值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即将过去。

拼多多需要资金,持续不断的资金来进一步追击阿里和京东前进的脚步。被中国电商企业培育过的美股市场,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文章及图片来源:创业邦,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本文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猜你想看

>>> 王兴“简史”:从饭否到美团,他如何走到今天

>>> 被称为招聘行业独角兽,今在港上市,猎聘凭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