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硖石谷之战是指唐武后神功元年(697年)三月,在唐与契丹、奚等之战的初期,契丹首领孙万荣率军在东硖石谷(今河北迁安东北)歼灭唐清边道总管王孝杰所率先锋的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契丹反唐黄麞谷之战后,武则天为挽回败局,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诏征天下囚犯与吏民家奴骁勇者充军,并令山东(太行山东)靠近边塞各州组织武骑团兵,以右武威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为清边道行大军总管,率军进讨契丹。这时,东突厥默啜可汗请作武后之子,并为其女儿求婚,同时要求归还突厥降户,愿率其众讨伐契丹。武后遂册授默啜为左卫大将军、迁善可汗。十月二十二日,契丹首领李尽忠卒,其妻兄孙万荣代领其众。默啜乘机突袭松漠都督府(治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西北),俘尽忠、万荣妻、子而去。万荣收集余众,军势复振,即派部将骆务整、何阿小为前锋,率骑南进,攻克冀州(治今河北冀县),杀刺史陆宝积,屠吏民数千人。继而进攻瀛州(治今河北河间)属县,使河北大为震动。武则天急令夏官尚书王孝杰、羽林卫将军苏宏晖率军18万(一说17万,另一说7万),讨伐契丹。《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又令夏官尚书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领兵七万以继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功元年(697年)三月,王孝杰部行至东硖石谷,与契丹军相遇。因道路险隘,王孝杰率少量精锐作为先锋,前进。孙万荣令契丹军佯退,诱敌深入。王孝杰且战且进,在将出山谷时整队布置方阵。这时孙万荣令契丹军立即回军反击,四面围攻,唐(周)军主力后援没有来,王孝杰以少打多,营中溃乱,王孝杰堕谷而死,所率先锋死亡殆尽。

此战,王孝杰"率精锐之士为先锋""深入寇境,以少御众""虏甚众",深入敌境以少打多,兵数远少于孙万荣。王孝杰所率的是少量兵力,而"既无后继""后援不至",说明苏宏晖没有率领大军主力前去支援王孝杰。最终王孝杰率领的少量先锋死亡殆尽,而唐(周)军主力没有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攸宜军在渔阳(今天津蓟县)闻孝杰败没,不敢进。万荣遂乘胜进兵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攻陷城邑,剽掠吏民。武攸宜派兵进击,亦不能克。

后突厥乘契丹后方空虚之机,发兵进攻契丹新城,尽俘契丹老弱妇女而归,并使乙冤羽驰报孙万荣。孙万荣此时正与唐(周)军相持,忽闻新城有失,慌恐不安,众心离散。附于契丹的奚人也乘机背离契丹。

唐(周)军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族兵众击其后,部将何阿小、李楷固、骆务整都被俘,契丹军大溃,孙万荣帅只得轻骑数千东逃。

六月三十日(公元697年5月25日),武周前军总管张九节率兵于中道阻击, 孙万荣穷蹙,家奴杀孙万荣,投降于张九节,孙万荣的首级被唐(周)朝张九节传送到唐朝东都洛阳。 孙万荣余众投降于突厥。久视元年(公元700年)武则天派李锴固、骆务整率军攻打契丹余党,悉平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资治通鉴》记载:奚人叛万荣,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击其前,奚兵击其后,获其将何阿小。万荣军大溃,帅轻骑数千东走。前军总管张九节遣兵邀之于道,万荣穷蹙,与其奴逃至潞水东,息于林下,叹曰:"今欲归唐,罪已大。归突厥亦死,归新罗亦死。将安之乎!"奴斩其首以降,枭之四方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