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俗话说“长夏无病三分虚”,出伏过后,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仍有秋老虎肆虐,故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伏到秋分:8月26日——9月23日

共29天,很凶险!

这29天是一年中气温波动最大、波动最频繁的时候。一天中的气温跨度最大可能到10多度,早晚凉爽,昼夜温差逐渐拉大是大趋势。所谓“早上凉飕飕,中午热死牛”!多变的天气让秋老虎“咬人”更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样的昼夜温差,最受影响的就是:

“血压波动,心血管疾病爆发!”

很多人认为夏天气温高,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也有人认为,冬天寒冷刺激,才容易出现心血管意外。

其实夏秋交替的时间才是心血管疾病的爆发期!心血管医生介绍,人体本不怕炎热,更不惧严寒,怕就怕“一冷一热”这么一折腾,于是很多人就中风、心梗、甚至猝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段最凶险的日子,切记“四个一”

1、吃得“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气侯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同时秋老虎还在发威,“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润”一点!

10种滋阴润燥的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10种食物除了滋阴润燥,还有稳定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比如芹菜、洋葱就是天生的降压菜!香蕉、苹果中含有丰富的钾离子,也可以对抗身体中的钠离子,起到降压的作用!

2、喝得“多一点”

要多喝的可不是酒!多喝点“花草茶”,它们可是理气润燥、平稳血压的神器!

(1)蒲菊桔梗茶:润肺、止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配料:蒲公英根、桔梗、菊苣根、玉竹

取蒲公英根、菊苣根、桔梗、玉竹按2:2:1:1的比例,制成蒲菊桔梗茶,放在封闭的玻璃瓶中。每天取2-5g,热水冲泡即可,可反复饮用。

桔梗,入肺经,味苦、辛,性平,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作用,能很好的改善咳嗽痰多、咽喉肿痛等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玉竹,有改善咽干舌燥的作用。对肺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舌燥,对肺结核咳嗽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并且可以生津止渴,提高免疫力。

蒲公英,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对上火引起的口腔炎症、咽喉肿痛等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还有利尿、排毒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菊苣根,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能清解解毒、利尿消肿,促进体内毒素排出,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身体免疫力。

四者搭配,能改善肺部干燥、嗓子不适等症,可理气润燥,润肺止咳。

(2)黑茶:扩张血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伏后多喝一点黑茶可以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对身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黑茶中的茶氨酸能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生物碱和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可以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使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

3、睡得“早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伏以后很多人容易感到疲乏,这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这时因为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而且,出伏后如果睡眠不足更易出现血压不稳,引发心血管疾病。

一般最好10点半就应该上床睡觉了,特别是凌晨1点到3点一定要入睡,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

4、穿得“暖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孩“春捂秋冻”一下更“皮实”,不易生病。对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早晚最好要加一件长袖薄衣。这样温差对于身体的刺激要小的多,心血管疾病风险也小的多!

不过早晚穿衣也有技巧,一定护好脖子、后背、脚部,这些都是血管最丰富的地方,秋凉的刺激会促使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