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皇太后离世,但这位对清朝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却并没有被康熙安葬。本来按照惯例,孝庄应当与皇太极合葬于关外昭陵,但事实上,孝庄却被一直停放在顺治孝陵之侧,直到雍正三年,雍正服父丧27个月之后,才动工兴修昭西陵。将近三十八年之久,康熙始终不葬祖母。

在中国传统的丧葬礼节中最讲究“入土为安”。感情深才更要及早入土安放,但康熙却没有这样做这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

原因之一,议论纷纷的“下嫁”

公元一六八七年,也就是康熙26年的12月25日,孝庄太皇太后逝世,享年75岁。她死后入葬的陵墓是修建在孝陵红墙之外。一朝太后的陵墓竟然修在这种地方,可能熟悉清朝陵墓规制的人就要质疑了,按常理来说,当朝的比皇帝去世晚的皇后都要在皇帝陵外修建专门的皇后陵,那么,孝庄太皇太后这修建在红墙之外的陵墓怎么说呢?

有些人猜测,难道是因为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改嫁了的女子怎么能和前一任丈夫葬在一处呢?那么,这种猜测准确吗?

公元一九零一年,史学家章太炎排印出版了张煌言的手抄本《张苍水集》。这本书里有这么两句记载,说的是太后再婚的事。书里明确点明了“慈宁宫”和“太后”两处,这就很有意思了。太后成婚,明摆着孝庄不要名声了不是?但是,这作者张煌言又是什么人呢?他怎么知道这些皇家密史的呢?

我们查阅相关的史料,发现张煌言曾是南明鲁王政权中的中坚力量,他曾组织的义军和郑成功一样都是东南沿海一带反抗满清的主要力量。梁羽生曾经在他小说中大力赞扬他是有胆气的抗清义士,可以说此人和清政府是互为眼中钉的。

但是康熙三年,他反清失败,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到一座小岛上隐匿,然而,穷追不舍的清军硬是将藏在岛上假扮成和尚的他给捉了起来,并且处以死刑。这样一看,张煌言本身就对清政府有着巨大的不满,双方势不两立,那么他对于孝庄的记载就可能带有极大的主观性,不太能够说服人啊。

可能还会有人说,在孝庄没嫁给多尔衮之前,顺治可是叫他“皇父”,按辈分来算的话,应当是称呼他“皇叔”。

是的,顺治继位的时候,非常年幼,很难震慑朝中各方的势力,多尔衮在这方面出了很多力。当时摄政王有两位,一位是郑亲王,另一位就是多尔衮,于是年幼的顺治就称呼他为“皇叔摄政王”。后来,他又平定了李自成,气势高了不少,也渐渐地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摆布着让顺治叫他“皇父摄政王”。

这改称呼的事,顺治可是一肚子不愿意,一直憋着这股气,要是自己的母亲再嫁给他,那还不得气炸了。再说,历史上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周朝时,武王姬发叫姜子牙“尚父”,这也不能算是姬发就认了姜子牙做爸爸。

顺治七年(1650年)时,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建夷宫词》引起了轰动,从中也能窥得些许缘由。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宫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犹说册阏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再去找找清朝的正史,里面压根儿就没有孝庄再嫁这回事。这样多方面的一看,孝庄嫁给多尔衮差不多是无稽之谈了。

原因之二,孝庄遗嘱使然

孝庄皇太后去世之后没有和自己的丈夫葬在一起,真实的主要原因还是她自己的意思。这位太后的一生可以说是极为强硬,在政治上也多有作为。自己培养的两位皇帝也都有些功绩,尤其是康熙,这位盛世帝王也对孝庄照应颇多,又是十分孝敬自己的奶奶,各位朝中高官大臣也都十分尊敬她,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人也没有事能反对她的想法。

那么,给自己选陵墓的大事,大概就是孝庄自身的意思了。

我们去查阅具体的史料来验证。在《孝庄后传》中有过记载,这位太后在自己病重期间,曾经特意吩咐孙子这件事,大意是这样:你爷爷已经葬了很长时间了,我再去和他合葬在一起,恐怕有些麻烦,难免兴师动众,况且卑不动尊,我就不和他葬在一起了。但是,我很想念我的丈夫和儿子,自己的墓也不想离他们太远,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我才没有遗憾!

这样一看,孝庄的陵墓大概就是自己选定的。

原因之三,不愿劳民伤财

以前的满族人去世之后都是实行火葬,但是,从康熙这一朝这个风俗就变了。皇帝觉得应该和汉文化进一步融合,于是改用土葬。汉族贵族的土葬向来都是场面极大,极为铺排,譬如历史上嬴政、王充等等,风风光光的下葬在一定程度上能显示去世的人的地位,也能让在世的人有个心理安慰,也感觉面上生光。

那么,孝庄太后下葬这场面按理来说也小不了,但是,孝庄在遗嘱上说了,不能太兴师动众。将太后的棺椁运到路途不算近的盛京难免会安排一大批人运送,这种做法自然不会得到爱民如子的孝庄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