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建水,不知其美。建水,地处滇南,气候宜人,“无严冬酷暑,夏可不葛,冬可不裘”,四季皆适宜出游,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景点。 建水旅游资源禀赋强,“泸江烟柳”的田园风光,燕子洞的神奇岩溶地貌,滇南宗教名山云龙山,西南第一氡泉曲江温泉,神秘的红河谷风光等,都是建水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质资源。

围绕着建水这座城市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大量的旅游配套、文化活动在建水合聚,形成了一种协同生态——建水紫陶营销中心、建水百年小火车、建水十大名小吃、建水文庙“开笔礼”……它们与建水一起,汇成一个颇具文化特色和发展活力的全域旅游发展样本。

近年来,建水县紧紧围绕旅游强省目标任务,按照“恢复一座古城、擦亮两张名片、做强三个品牌、挖掘四类文化、打造六大景区、实现国际型旅游城市目标”的旅游发展思路,抢抓省委、省政府将建水县纳入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和建水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机遇,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了建水县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打造“墨香古城上善建水”,推动了全县旅游产业高效快速发展。

特色餐饮,助力旅游产业发展

古楼书香,老街风雅,充满文化底蕴的建水古城,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这里有男女老少钟爱的豆腐,鲜美甘甜的草芽,热气腾腾的汽锅鸡,大街小巷,美味层出不穷。

建水东门外的迎晖路上,“西门十二味坊”时常会迎来一些陌生人,他们来访主要是为了建水的传统小吃。建水本地人曾超,也是“西门十二味坊”的店长,他对慕名而来的外地人并不陌生,也很乐意回答陌生人的提问,分享自己记忆中的建水味道。在他看来,品尝建水当地传统小吃,可以说是开启建水之旅的第一站。

如今,不用走街串巷地搜寻,“西门十二味坊”将这些建水美味一一挖掘、搜罗,既方便了建水当地人一解相思,也为外地游客启动了建水特色小吃这条传送带的按钮。“西门十二味坊”的前身是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从“卖豆腐”做起,现在已是拥有4个实体店铺的餐饮公司。基于对建水文化以及建水传统美食的情感,“西门十二味坊”的创始人罗祺馨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借助建水旅游产业的发展东风,建水传统小吃文化也将得到最大程度的推介和宣传。

2016年9月23日,建水东门外迎晖路一改往日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区,建水美食街应运而生,“西门十二味坊”同期开业。历时两年,随着建水全域旅游工作的推进,建水步入旅游黄金期。从2017年春节开始,“西门十二味坊”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春节那几天,楼上楼下全坐满,门口排着大队,店里的服务员日均两万步以上。”2018年大年初一至初五,“西门十二味坊”天天客满,尤其到了饭点,更是一座难求,日均营业额达到2万元。

2016年,建水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借“东风”之势,大量游客纷纷涌入建水,品尝建水独特的美食美味,建水特色小吃更是成为游客到建水旅游的一大目的和享受,建水特色餐饮美食产业已然成为推动建水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丰富功能和业态,建水紫陶街“留住人”

同样是特色餐饮,在与建水美食街相隔不到4公里的紫陶街美食广场又以一种融合的姿态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条仅400米长的文化街上,来自天南地北的美食集于一处,在80余张美食餐车上一字排开,与之相伴的是紫陶文化体验、紫陶产品展销,丰富的文化业态吸引了大批游客,一时间,建水紫陶街成为一条区别与建水古城的又一个旅游目的地。

建水紫陶街由原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升级改造而来,这条集紫陶销售及展示、休闲体验、度假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步行街,一方面弥补了建水没有紫陶作品展示街的空白,一方面也打通了建水紫陶文化+旅游的关节。经过三年的运作,建水紫陶街已经开始迸发活力,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观赏性、浏览性、互动性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文化街区。

在建水县委、县政府“以古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业,以陶为器,以绿为道”的产业发展思路下,2018年1月8日,建水紫陶营销中心在建水紫陶街成立,面积2000平方米,成为红河州目前为止最大的紫陶直营店。

秉承“人才、双创、金融、智慧、博览、诚信”六大紫陶产业建设原则,营销中心为大众提供广阔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空间。这个装修时尚、产品种类齐全的建水紫陶直营店率先为建水紫陶产品明码标价,引导紫陶商品市场建立良好的消费体系,规范紫陶市场秩序,为游客营造了一个透明、健康的紫陶消费环境。

打造人文品牌活动,塑造文化旅游新形象

一大早,请圣的队伍浩浩荡荡,像一条长龙。他们从棂星门进去,经过大成门,最后到达先师殿外。总提调一声高呼,“请歌乐工就位,舞俏生就位,上贡品”。舞俏生列队站于拜台东西两侧,献礼生依次将三牲、肉、酒、帛、葱、韭菜、糖、水果等贡品依次抬入先师殿拜台,祭孔仪式正式开始。

自2010年起,建水文庙开始推广“开笔礼”“成童礼”及“成人礼”等“儒家三礼”,以求利用建水文庙的国学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一些人文类活动,突显建水文庙人文魅力。近年来,围绕儒学经典,建水文庙还陆续推广“拜师礼”“敬老礼”“祭拜孔圣人,成就大学业”“国学经典诵读班”“少儿书画大赛”等特色活动,打造建水儒学经典体验项目,促成人文品牌活动影响力的覆盖辐射,带动传统景区的旅游发展。

2005年至今,建水县“孔子文化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如今,已成为云南,乃至全国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品牌活动,建水文庙也成了人们体验儒学文化的旅游胜地之一。2016年与2017年,建水文庙“儒家三礼”共举办近百场次。2018年春节期间,建水文庙最多一天接待5万人次。弘扬和传承儒家思想文化,推动建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展示建水古城的风土人情,目前,建水文庙已成大众体验儒学文化的旅游胜地。

2018年春节,建水县组织开展“古城过大年·紫陶闹新春”辞旧迎新系列活动,景区、宾馆游客爆满,生意火红。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3.67万人次,同比增长52.51 %,其中过夜旅游者40.02万人次,一日游游客53.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8亿元,同比增长73.69%。建水燕子洞、文庙、朱家花园、团山、朝阳楼、学政考棚6家景区游客接待量达54.01万人次,同比增长321.95%。

同时,建水还举办“哈尼族长街宴”“阿玛图突节”等众多民俗节庆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特别是周边游客爆发式涌入。以文化活动为主,以民族节庆活动为辅,丰富多样的人文品牌活动及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为建水的全域旅游发展增添了人文魅力。

鼓励精品酒店、民宿发展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使建水旅游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思路下的城乡互动、产业融合成为建水住宿发展重要支点,以精品酒店、精品民宿为主要代表的住宿业快速发展,成为建水旅游业的新生力量。

2015年,在政府牵头下,建水依托临安古城众多的老宅老房,充分挖掘建水儒家文化,重点保护修缮古城内十座示范性传统民居院落,与外来精英一同打造高雅文化品位与优质服务结合的竹叶轩、秀居闲庭等精品民宿。在乡村民宿方面,建水结合西庄特色小镇,坡头、官厅等少数民族风情传统村落,曲江温泉等乡镇资源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

2007年,建水本地企业家陈国庆有感于建水的千年文化底蕴,想用匠心留住传统文脉,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和院。和院位于建水古城中心的广慈湖畔,是一座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一进三院、走马转角楼里满是临安故事。和院由三个古朴的全木雕院落组成,均由大理剑川第一木雕师傅传人弟子率20余位雕刻师傅、历时7年雕镂而成。

2017年5月,和院开门试营业,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建水当地民俗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在此参观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和剑川木雕技艺,体验紫陶制作。和院的主人陈娜说,对很多游客而言,这些内涵深刻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

随着建水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筹备了7年的和院如今更能凸显出其文化价值和旅游意义。目前,整个旅游市场环境已由传统团队游向深度体验游转变,而诸如建水和院这样的精品酒店更是以“优质的旅游产品、服务”成为旅游转型升级的试金石。自试营业一年多来,和院及本身的建筑文化、传统文化已经打出了一组漂亮的组合拳,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成为建水又一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建水不断引导完善配套旅游要素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2018年,全县共有住宿设施312家,其中星级酒店5家、星级特色民居客栈2家、度假型酒店6家、特色客栈20家,房间数6676间,床位数12695张。以精品酒店、精品民宿为主要代表的住宿业快速发展,成为建水旅游业的新生力量。与此同时,围绕六大旅游要素,结合实际,建水推出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游线路,完善景点服务信息,让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建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