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TTC——商务旅游

从WTTC这份报告来看,较之北京上海,深圳更受到国外游客欢迎。

2017年,到深圳的国外游客有1150万。在全球排名第八,北上广则未入围前十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7年国际游客数量排名前15的城市 图片出自报告截图

同时,在深圳的旅游业GDP中,来自国际旅游的GDP占比达到35%左右,这个数据,上海、北京在12%~13%。

差距是如何拉开的?事实上,早在去年,深圳就曾在WTTC的此项报告中获得第11名,当时有媒体就此采访深圳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商务旅游功不可没。

全球商务旅行协会(GB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商务旅行支出达3446亿美元,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商旅市场。

有人说,世界商务旅游,看中国;中国商务旅游,看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深圳,历来是走在经济发展前沿的新兴现代化城市,频繁的商旅活动助力整个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深圳的国际商旅市场有多大?下面这组数据也许可以从侧面反映些许:

截至2018年6月底,列入《财富》历年排名世界500强的企业已有219家来深投资项目,历年累计投资项目975项,投资总额达932.91亿美元,合同外资达200.7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2.9亿美元。深圳总部企业(139家)中有36个外资企业,占比25%。

企业间频繁的商务往来,为深圳带来了不容小觑的客流。此外,作为口岸城市,深圳入境过夜游游客也很多,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上半年深圳市共接待过夜游客2852.68万人次。

据深圳文体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深圳之所以能成为商务旅游的“香饽饽”,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深圳拥有众多富有特色的主题公园。

早在80年代末期,深圳就开始了主题公园的开发,培养起中国主题公园的消费群众。以华侨城为例,在世界景区集团排名中,它多年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四”。截至2017年,华侨城年接待游客超过4900万人次,累计接待游客近4亿人次。

目前,深圳拥有中国最大的主题公园群落。作为一种以游乐、休闲为主体的业态,“主题公园肯定比传统观光景区的消费能力,以及对城市经济的拉动能力要强很多。”四川大学中国休闲与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振之表示。

2. 《孤独星球》——全域旅游

《孤单星球》的评选标准则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另一重思维——协调发展。

作为中国唯一入围前十的城市,深圳得到的评语是:一座有着自由精神的先锋大都市,拥有丰富的艺术、夜生活、音乐剧,以及多元化的餐饮和购物。

“这家杂志并非根据我们传统上认为的旅游收入、旅游景点数量、旅游人数、旅游业GDP等数据进行排名”,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所研究员余鹏认为,《孤独星球》更关注的是一个地方的旅行特色,比如品味、文艺、创新、旅游与城市的结合度。

从自身的生活感受来谈,余鹏认为深圳能入选十大最佳旅行城市最大原因是,“深圳将文化、艺术和创意融入到整个城市的发展中,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刻意去发展旅游业,这也是深圳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最大的不同。”

例如孤独星球中推荐的景点:华侨城创意园,大芬油画村深圳当代艺术馆,世界级设计艺术新地标——设计互联,各种主题公园等,大多是贴近市民生活的文化空间。

“城市的旅游功能与城市本身应该是不分家的,”杨振之强调说。在他看来,深圳这种将旅游景点融合入城市的特点,得益于城市规划。

“我国很多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城市的旅游功能。现在要去‘打造’成旅游目的地,意味着要解决历史欠债,对旅游功能采取一系列的补救措施。”

而深圳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在深圳的城市规划建设之初,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环境空间、交通道路等方方面面就进行通盘考虑,达到国际水平”,还有许多城市艺术雕塑做的非常到位。

今年,全域旅游是个热词,各大城市都在提,深圳也将其写入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中。

全域旅游是指“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

“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

概括其核心就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