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先生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特别是自《文化苦旅》一书风行以来,那可以说是一路高歌猛进,话题不断。他的学术、经历、爱情、思想、辞官、演讲、家庭、捐款、文革经历……无一不是持久的巨大争议,至今他已古稀之年,而这些话题依然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似乎,他的一生是精彩无比的,是热闹喧嚣的,是风光无限的……而在他的自传性质的各类书籍中,他反复讲到,他的精神底色是孤独的是苍凉的,而且从始至终,他都坚持这一自我认知,不曾更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一再表明自己的边缘状态,不论是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他没有随过大流,他很享受这种边缘状态,因为只有边缘才可能产生孤独感,而他就一辈子享受这种孤独感。他曾明确回答他此生是很幸福的,在列举的五点原因中,有两点与孤独有关。一是、拥有一种远离官场的自由。二是、拥有一份无视喧嚣的心境。他在封刀之作《门孔》一书中,最后的结语是:“不管如何万水千山、万紫千红、万卷千帙,我们这趟世间行旅颇为简单——只有此生,只有单程,只有孤舟,只有两人”。语境颇为苍凉,又颇为坚定,这就是他一生的精神总结。笔者认为,这不能是假话,也毫无必要说假话。

秋雨先生曾说对于做官和出名,他没有丝毫荣誉感;对于边缘和孤独,他没有丝毫不适应。这是因为,前者只是偶然所遇,后者是本性所归。他将其孤独的精神底色、意境,归因为一种本性,那么,笔者认为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人并非生而喜欢孤独,事实上人类是群居动物,人类天生喜欢热闹。笔者认为,秋雨先生的“孤独”是有深刻社会原因的。因为“孤独”是一个非常成熟、沉重、高深的词语。一个小朋友没有同伴玩他感到孤独,这也是一种孤独,但这并不是此文要讨论的人生精神的孤独、苍凉,那只是一种生理学上的孤独,小朋友可能明天就可以不孤独了。而秋雨是将孤独、苍凉作为人生的精神底色的,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那么秋雨先生孤独的社会成因何在呢?何以如此对人性不抱任何希望?孤独到在精神世界中不需要第三个人,其它都是多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雨先生的孤独产生的一个重要事件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持续十年的那次运动,很有关系。那时他大概处在20-30岁之间,正是开始形成独立思考,而又敏感的人生阶段。而那时,他的家庭正面临灭顶之灾。他的父亲长期被批斗,一家人几乎丧失生存能力,每天面临生死考验,他的父亲期间也差点病死,无人可依。他的叔叔,一个青年才俊,割脉自杀身亡,这件事情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刺激。他对于人生对于人性从期待、焦急到愤怒。看到太多人性的极度丑陋、自私、面目可憎,他得出了最终的结论:这不是世态炎凉,而是世间本质。他认为。世间本质是丑的是恶的,绝非善的!他的心从那个时候起,对于人生精神的某种大领域已经开始枯萎甚至死亡。

后来,三中全会召开后,局势反转,也就在1978年秋雨先生当选为全国艺术理论研究会秘书长,时年才33岁,这个位置意味着前途无限,官运亨通。而就在当选的当天,他就决定离开热闹,离开功利,执着地准备走一条寂寞艰深的学术道路。为此,他毅然决然地斩断包括诸如刚刚得到的全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秘书长这样一个职位。因为,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就不可能开展一场宏大的学术自学大行动。于是1983年,在历时近五年的寒窗苦读,孤身探幽之后,六十八万字的《戏剧理论史稿》诞生了。这部书,至今是戏剧学的殿堂级式的高校教科书,几十年以来毫无争议。这一决定和这一个五年的读书过程,对他人生品格或者说性格再一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五年当中,他反复读的是康德、黑格尔,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是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萨特……现实中接触到的人物是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朱光潜、李泽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沉浸在这样一种思维之中,与这些大师、神一般的人物自话自语,结果会是怎样?我也无法想象,我想也许就是一种空荡一种灵魂出窍的空灵吧。用余先生自己的话说,那时的他已经失语了,就是不会说话了,对于周围的一些声音几乎听不懂了,也就更谈不上交流了。那么有了这样一层学术、思想、哲学层面的底色上的孤独和苍凉,这个意味就殊为不同了。他是理性的、厚重的、苍劲的……

真是天意弄人,越是追求孤独,人生却越来越热闹,很快他就当上了全国最年轻的文科正教授、最年轻的大学校长,还获得了“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十大高教精英”等一系列荣誉。这样一来,按道理讲,不可能再边缘再孤独了,而且会越来越显赫。

事实不然,在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又把眼光投向了边缘和孤独。在一片惊讶和目瞪口呆中辞去了正要快速上升的职务(国务院某部部长职务),孤身一人来到了甘肃,开始了文化苦旅……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