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43米。

两条主攀登路线:尼泊尔处的南坡;中国西藏的北坡。

最主要的攀登危险在于严重的高山症,恶劣多变的气候,巨大的雪崩,极度危险的昆布冰川等。

攀登珠峰,多取围攻式,又称喜马拉雅式攀登,团队协作,稳步推进,铺设路绳,登山周期较长,有物资补充,且雇佣高山协作。

时间退回到1924年,登顶珠穆朗玛峰,仍旧是人类最狂野的梦想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安德鲁·欧文,右为乔治·马洛里

38岁的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21岁的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Andew Irvien),经北坡路线,攀登至海拔约8450米处,便消失在云层中,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

这段传奇故事,留给世人无尽遐想和争议,他们是否有登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1年,马洛里作为英国探险队领攀,第一次远征珠穆朗玛峰,由于夏季季风原因,队伍不得不打道回府。

1922年,马洛里再次回归,进行第二次攀登,然而遭遇巨大雪崩,致使七名夏尔巴队员不幸罹难。1924年,马洛里第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并永远的留在了那里。

马洛里有着深爱的妻子和三个可爱的孩子,颇为舒适的英伦中产生活。但是珠穆朗玛峰,始终是他无法舍弃的念想与梦想,「its existence is a challenge to man’s desire to conquer the universe.」

它的存在,是对人类征服世界的欲望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爱妻的眷恋,并未能阻止他奔向珠穆朗峰。当被纽约时报记者采访:「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给出了圣经式的回答:「Because it's there(因为山就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治·马洛里(1999年,他的遗体在珠峰死亡地带被发现)

马洛里年轻的登山搭档安德鲁·欧文,是个自由不羁的牛津大学化学系学生,曾和自己好友的继母陷入不伦之恋。

欧文虽然没有高海拔攀登的经验,但是作为校队划船桨手,他却有一种肯将自己推向极限的特质,并且他还是技术型人才,能够掌控供氧设备,这对攀登珠穆朗玛峰有着很大帮助。

尽管欧文在攀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跟随马洛里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德鲁·欧文(他的遗体至今仍未被找到)

二十九年之后,1953年,英国登山探险队,再次来到珠穆朗玛峰,进行历史上的第九次登顶尝试,这次他们的攀登路线为南坡。

时间五月二十九日上午十一点半,队员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新西兰人)和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夏尔巴人)成功登顶,并安全返还。

埃德蒙离开峰顶后说得第一句话就是:「 Well, George(队友), we knocked the bastard off」(我们征服了这家伙)。登顶珠穆朗玛峰,人类狂野的梦想,终于被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为埃德蒙·希拉里,右为丹增·诺尔盖

1953年的成功登顶,不是结束,而是更多的人想要登顶珠峰的开始。于是,攀登珠穆朗玛峰,逐渐成为大众想象的一部分……

1978年,意大利登山家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和奥地利登山家彼得·哈伯勒(Peter Habeler)在未使用辅助供氧的情况下,登顶珠峰。1980年,梅斯纳尔单独一人从北坡登顶珠峰,且未使用辅助供氧。

事实上,使用辅助供氧攀登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个争议点。前辈马洛里也曾对辅助供氧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这并不符合登山运动的精神(unsportsmanlike)。但是他后来也不得不承认,没有辅助供氧,他是无法登顶的。

很长时间里,辅助供氧都是攀登珠峰的必备装置,直到梅斯纳尔打破了这一传统。不过,目前,也只有少数技能非常精湛、经验非常丰富的专业登山家能够不依靠辅助供氧而登顶。

当登山界还在讨论「以何种方式登顶珠峰才算是真正的攀登」时,1985年,珠峰商业化时代开始了

那年,布里谢斯(David Breashears)带领他的客户,其中包括55岁的业余登山者巴斯(Richard Bass,富有的商人),从南坡成功登顶。

进入九十年代,已经有数家商业机构提供珠峰登山服务,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并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尖锐问题。

1996珠峰事故——(1996 Mount Everest disaster)

1996年,共有15人在攀登珠峰时遇难。5月10日至11日,有8人在撤离顶峰过程中遇难(其中有5人来自商业登山团),成为是史上遇难人数最多的单次事故之一

造成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意外地遭遇暴风雪外,更引起争议的是人为因素

① 大部队在八千米以上的 Balcony和Hillary Step处耽误了一个半小时(极大的耗氧量),修理绳索需要时间,多达34人同时挤在狭窄的过道上,造成了交通堵塞

② 通常情况下,登顶珠峰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下午两点。因为之前的耽搁,很多人登顶时间超过下午两点半,给下山增加了危险系数。

③ 领队的错误决定,高估队员能力,未携带充足氧气,且独自先行下山(此处事实不详,罗生门事件),造成更多伤亡。

1996年的春季有超过20支登山团试图从南坡攀登珠峰,5月初有十多支团队聚集在尼泊尔大本营,准备登顶。这些队伍多为商业登山团,掺杂着利益驱动和个人梦想。

当我们自以为已经征服了珠峰的时候,珠峰在多大程度上会容忍人类无止尽的欲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峰大本营

珠穆朗玛峰商业化进程并没有因死亡事故而停滞,反倒是,更多的投资注入,更完善的后勤储备,更好的攀登条件,只要客户支付足够的钱,就能获得完整的一条龙服务……

珠峰的危险依然存在,但是只要肯花钱,无需承担最大的风险,无需挑战极限,也可以登顶。商业机构和向导会安排好一切,攀登者不再是「攀登者」,而是付钱的客户。

登顶珠峰的意义,由冒险与挑战,趋向炫耀与作秀。原初的纯粹的精神变成了自私的功利性的欲望。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继而成为考验人性的灰色地带。

2006大卫·夏普的伦理争议——(David Sharp ethics controversy)

几乎每年都有人死在珠峰上,但2006年大卫·夏普的死却被认为是登山史上最可耻的行为( 「the most shameful act in the history of mountaineering」)。

大卫·夏普,英国登山家,在5月登山季,试图独自一人依靠少量辅助供氧登顶珠峰,下山时于8500米处不幸遇难。在夏普死之前,至少有四十名登山者经过他身边。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伦理争议。人们质疑,这么多的登山者,竟然见死不救

诚然,夏普很可能在登山之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即使有难也不奢望他人的营救。但是,其他的登山者,见到有人遭遇生命危险时,是否有全力营救呢?还是为了自己的登顶目标,而选择漠视?

四十个人经过夏普,却很少有人施予援手。如果有人肯放弃登顶目标,及早援救夏普,或许他还有生还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峰上的遗体

讽刺的是,夏普的死,被正在拍摄珠峰真人秀节目(Everest: Beyond the Limit)的美国Discovery捕捉到。

真人秀的主角,Himex登山团的第一队和第二队队员都曾在珠峰八千米上遇到过夏普。第二队队员麦克斯(Max Chaya)在下山时看到垂危的夏普,试图营救他,但因自身力量薄弱,只能分些氧气给他,而无法帮助他下山。

踩着别人的尸体登上最高峰,可以说是很「人性」了。

2006年的真人秀节目Everest: Beyond the Limit,很直观地呈现了人们登顶的强烈欲望。那一年的登山人数超过600!在山上狭路相逢,道路堵塞,似乎已是常态。

Himex登山团的队员抱怨前方中国登山团(台胞)移动缓慢,阻挡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根本就没资格来攀登珠峰,毕竟珠峰上时间就是生命。

有的队员不顾向导反对,执意在仓促的时间内登顶,终于登顶后,喜悦加缺氧冲昏了头脑,只顾着拍照留念,忘却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峰顶的人群

人们显然已经把珠穆朗玛峰当作高规格的大剧院,趋之若鹜地在山峰上进行自我表演。有些表演则不那么光明正大,珠峰上盗窃供氧设备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说见死不救是高寒缺氧环境下的无奈选择,那么在死亡地带偷盗别人的氧气设备,则暴露了赤裸裸的人性恶。

人类自我表演也就罢了,但是每一次的「狂欢」都会给珠峰留下除不尽的垃圾……

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近年来,珠穆朗玛峰又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场」。

借由人的「造访」,给珠峰留下了超过140吨的垃圾,这些垃圾包括罐头盒、酒瓶等生活垃圾,各种废弃的登山用品,还有更难处理的人类排泄物和尸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穆朗玛峰上的遗体残肢

据粗略统计,每年进出南坡珠峰大本营的游客总人数为可达7万-10万,大本营所在的海拔5300米以上没有任何厕所,每年约有近12吨人类排泄物留在珠穆朗玛峰。

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堆积多年也无法被降解,一旦冰雪消融,就会污染当地的水源,只能依靠有限的人力扛下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珠峰上的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包分类后的珠峰垃圾

2014年,珠峰污染物管理委员会(Sagarmatha Pollution Control Committee,简称SPCC)实施新规,强制要求每支经尼泊尔前往珠穆朗玛峰探险的队伍支付4000美元的垃圾清运保证金。

按照规定,只有登山者将所有个人产生的垃圾带回并处理妥当的情况下,保证金才会退回。同时,每位登山者还需在下行途中携带额外的8公斤垃圾——这8公斤相当于每人在单次攀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重量。

可以预见的是,珠穆朗玛峰的商业化势必日趋扩张,利益面前,无人可挡。直升机的商业应用,更加简化了有钱人的攀登过程。

假以时日,珠穆朗玛峰,成为大众旅游目的地,也不是不可能。但伴随而来的环境影响,则实在不敢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昆布冰川

以前,珠穆朗玛峰上,不仅是岩石和冰雪,也是梦想和愿望的所在,它具有崇高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不断地试探、探索。越是危险,越是诱惑,它激发了人们挑战极限,超越极限的冒险欲望,而这种欲望很纯粹!

后来,人们的登顶世界最高峰的欲望掺杂了或多或少的世俗的功利性,珠穆朗玛峰上的冰雪也变少了,已经无法净化人们的杂念,人们只看重登顶的结果,却不在意攀登的过程,模糊了登山应有的精神境界。

只能说,all too human!

者:转儿

图片来自网络及电影截图

本文参考资料 Reference:

[1]. 纪录片 Everest: Beyond the Limit Season 1, 2016

[2]. 纪录片 The Wildest Dream: Conquest of Everest, 2010

[3]. 纪录片 Mountain, Australian, 2017

[4]. 纪录片 Death Zone: Cleaning Mount Everest, 2018

[5]. 《高山》,斯特凡诺·阿尔迪托(意大利),中信出版社,2017

[6]. Mount Everest - Wikipedia

[7]. 1953 British Mount Everest expedition - Wikipedia

[8]. 1996 Mount Everest disaster - Wikipedia

[9]. David Sharp (mounaineer) - Wikipedia

[10]. 珠峰垃圾遍地 但这些年谁在清理 - 凤凰资讯

回复关键词,查看「极简旅行」精华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