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快递行业是近年来民营企业里发展的最高光的行业,而其中的顺丰快递一直是快递业的品牌形象,在业界被誉有“快递一哥”的称号。他们不看重资本市场,其总裁也曾表示不上市,不差钱。但是在2017年A股市场的借壳风潮中,顺丰还是借壳鼎泰新材华丽上市了。上市之后"顺丰控股"市值达到深市第一,王卫也成了当时的中国首富。而在刚刚过去一年,曾经的行业“标杆”似乎遇到了大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递一哥”也差钱了吗?疯狂走上融资之路。

2019年伊始,顺丰控股就祭出了160亿元的债务融资产品。

  • 所募集的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运营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境内发行规模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境外发行规模预计为等值人民币60亿元。
  • 除了此次融资,2018年 顺丰控股全资子公司SF Holding Investment Limited在境外发行5亿美元债券;子公司泰森控股发行14.7亿元人民币公司债券、15亿元超短期融资券和10亿元中期票据。
  • 顺丰控股在借壳上市后还进行了唯一一次定增,募集资金净额为78.22亿元;同年6月,公司发行20亿元人民币的公司债券获批。

就是说,近两年顺丰开始了疯狂的融资。在同行业中资产的负债已是最高的46.77%。韵达股的资产负载率为33.96%、 圆通速递 为31.24%、 申通快递 为19.40%,均远低于顺丰。

从最新的公告可以看出,顺丰多次融资为的是智慧地图,无人机的新方向,顺丰也许下的是更大的一盘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值腰斩,股东忙套现

资本市场永远是最现实的。2018年本是顺丰股东发家致富的好时机。但是2018年的A股市场偏偏表现得极其低迷。股价在1年内下跌50%,目前总市值1450亿元,与历史最高的3074亿元相比蒸发了1624亿元。股东们纷纷坐不住了。去年4月,顺丰控股公告称,合计持股20.83%的四名股东拟在4月30日至7月29日期间,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7.53%的股份,减持价格不低于45元/股。据估计,此次减持至少套现达149亿元。虽然目前只减持套现了33.40亿元,不排除今年继续出台减持计划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11日,顺丰控股又有111.32万股即将解禁。

第三季报利润下降

由于研发等投入的增加,顺丰自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出现了下滑。截至去年三季度,顺丰归属净利润为30.38亿元,同比下降了16.87%。同时毛利率也出现下降,为18.41%,同比数据是20.5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的不只是快递,张开综合物流大网

王卫曾则用一句话描述了顺丰的蓝图:打造物流领域的“百货公司”。确实,近年来,王卫在布局产业链和新业务的路上不留余力。2018年,开启了扩展之路。

  • 去年3月,顺丰17亿元收购了广东传统零担企业新邦物流,发力重货快运业务。
  • 4月,顺丰又以1亿美元参与了美国物流服务平台Flexport新一轮的融资。
  • 8月,顺丰控股陆续与美国夏晖集团、招商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合作,增加了公司在冷链、海运以及铁路运输的业务布局。
  • 10月26日,为更快提高供应链能力、拓展更多供应链客户和业务,顺丰控股以55亿元现金收购DHL香港和北京100%的股权。
  • 此外在零售业务上,不得不提的项目:顺丰优选。自2012年上线,6年多来数次更名,CEO也是6年7换,后同其它零售业务被归到顺丰商业板块,同时从上市公司剥离出来,单独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在最后

其实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没有企业靠一招鲜吃遍天下,在资本市场更是如此。顺丰的技术智能化转型方向是不会错的,只是目前市场失败的代价实在太高了。技术升级和创新及其烧钱,但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是不得不做的事。成功了就是釜底抽薪,比如今年的华为。失败了,就面临被洗牌,比如曾经的诺基亚,今年的OFO。所以说,希望社会舆论对待企业还是宽容一些。老百姓则既要活在当下,也要缅怀曾经的企业带给我们的服务和便捷。

相信“智能地图”和“无人机运输研发”项目将继续是顺丰2019年持续投入的重点,实现自动化物流战略是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