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所有果树采摘之后,故乡的冬枣成熟了。

一片片的冬枣林挂满红红的枣子,和高远的蓝天,南归的候鸟,悠悠的白云一起,构成游子心中最美的画面。

在很小的时候,吃过一次冬枣。

是一个初冬的晚上,外面风爽利地刮,我钻在热炕头的被窝里,邻居嫂子过来串门,从兜里摸出几个枣子分给我们。

我端详着分到的两个枣子,圆圆的,比鲁北金丝小枣大很多,枣子凉凉的,咬一口,甜到嗓子眼,又脆得不留一点渣,两颗枣子下肚,还没回过神来。真是人间美味啊。

嫂子看我意犹未尽的样子,笑了。“这是那棵冬枣树结的,总共没结几个,大家尝尝鲜。好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现在家乡,冬枣成了经济支柱,大片种植,品质也有了大幅提高,二十年前,还是零零星星长在农户院里,产量极低,根本没有经济效益。

后来,冬枣专家突破了育苗瓶颈,政府扶持,才大面积种植起来。

开始的时候,冬枣还是高端水果,几十元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即使如此,我们也能吃上昂贵的冬枣。

家人总是留出最好吃的那棵树,分给孩子们吃。吃着小苹果样的冬枣,想着清贫日子里温暖的亲情,心里又甜又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都盼望美好的生活,可多少人衣食富足却整日愁眉不展。生命只有在阳光下才蓬勃生长,彼此的关爱就是生活里最温暖的阳光啊!

后来冬枣大面积种植,冬枣进入寻常百姓家,冬枣深加工也逐渐展开。冬枣汁、冬枣醋进入超市货架,家乡的冬枣品牌也打响了。

冬枣品质也进一步改善,品种也多了。早熟的大棚冬枣,更甜的短枝冬枣,整体提升的二代冬枣。

家乡也大变样了,家家盖新房,买新车,街道整齐,道路宽敞,家乡,一个温暖的词语,滋养着每一个游子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一年春节,邻居根哥从乡下来,带来一个箱子,打开拿出一包东西,神秘兮兮地说:“尝尝,好吃吗?”

这是什么东西啊,像一个大枣掏空枣核,然后烘干,又甜又脆又酥。看着我纳闷的样子,根哥憨憨地笑了。

“冬枣酥,刚开发的。怎么样?”

“好,真是好。”冬枣本身就特别甜,烘干后甜度更高。鲜冬枣就脆爽无渣,烘干后更脆更酥,入囗即化,真是美食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根哥的厂子规模更大,产品品种更多了。冬枣酥的枣里填充烤核桃花生瓜子等干果,酥的味道更香了。吃着新产的冬枣小点心,还是会想起根哥的第一代冬枣酥。

最美不过家乡景,最深莫过故乡情。

看着乡亲奋斗致富的事迹,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亲人亲手创造幸福生活,这高兴是任何语言也表达不出来的。

每年的国庆节,故乡的冬枣就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各地的客商云集而来,各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在外的游子也趁假期归来。田野是彩霞般的红,一车一车的冬枣是游动的彩虹。

是多么热闹的季节,是多么诱人的地方。

在秋高气爽的十月,到滨州来,到枣乡来,鲁北的秋天,好客的滨州,甘甜的冬枣,您一定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