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毛衣、透明的无框眼镜、健康的肤色,拉开桌前的椅子、摊开牛皮笔记本,集慧智佳的创始人——李雷,坐在我的面前。

五年前的李雷,是拿着二次创业的入场券投身创业大潮中的一员,而现在,那个十几人的小团队已经发展成中国第一家新三板上市的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李雷自己也从创业者变成创业者导师。

| 集慧智佳创始人李雷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集慧智佳创始人李雷 |

集慧智佳的飞速发展,映射了中国知识产权整个领域的发展,知识产权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短短几十年,却飞速重演了美国、日本、韩国等知识产权强国的发展过程。

专注知识产权行业二十余年的李雷,有怎样的思考、在做什么事儿、对创业企业有哪些「倾囊之计」?我带着好奇,开始了我们的对话。以下,enjoy~

在中国,知识产权发展到第四阶段,就是化被动为主动

「知识产权的核心作用帮助富人建立壁垒,表现是帮助大家把自己的智慧固定下来,形成具有独占性质的财产权,财产不容侵犯,未经许可他人不能使用。李雷认为,知识产权作为金融层面的一种有利武器,可以实现财富的增长。」

在李雷看来,中国的知识产权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现在正在进入第四阶段:

从1985年专利法实施,到2000年左右,是第一个阶段。中国的知识产权意识从模糊到逐渐建立,整体上处于一个洼地的水平,大家普遍还不知道知识产权是什么。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2000年以后,由于政府的推动、国际形势的影响以及诸多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中遇到障碍的促进,整个中国出现知识产权热潮。

这种热潮既表现为有英雄企业比如华为、中兴等的出现,也表现在热烈的大环境下,相关政策体系设计的变化,从而剧烈地拉升了知识产权相关申请的数量,2017年,中国商标申请量达574.8万件,同比增长55.7%。经历了剧烈的爆炸增长,中国成为年度商标专利申请量最大的国家。

而英雄企业的出现,也增强了我们的信心。

第三个阶段整体上比第一、二个阶段上了一个Level,当我们同发达国家正面交锋的机会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能感受到来自知识产权的阻碍,我们意识到:数量上来了,但是整体的质量还不好。

这是因为在近十五年期间,企业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依然是是被动的,即使手里有所谓的IP成果,在应用层面的效果仍然大打折扣。大家都迫切地期待改变这种境况。

从现在的大环境来看,我们将有可能进入第四阶段,我们意识到:要实现民族腾飞,则需要在一些特殊的赛道,比如像人工智能、5G等领域实现突破。

可是突破之后呢?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技术本身并不能形成权利,它需要一个载体来实现技术的话语权,这个载体无疑就是知识产权。

把知识产权当成一种经营手段,当成企业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第四阶段很重要。如果我们把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的过程对标知识产权发达国家,就会发现历史是高度相似的:

知识产权的核心作用是帮助富人建立壁垒,它把无形的智慧变成确切的权利,智慧就是财产,不容侵犯,实现独占和垄断。

但任何人都不是突然就成为富翁的。

像美国、日本、韩国等,通过技术发展建立专利壁垒,也通过政策、立法层面提高保护水平,整个过程用了两三百年,先发优势很足。新技术的出现使中国现在也获得了相似的机会,知识产权作为金融层面的有利武器,可以实现大幅的财富增长。

李雷强调——在这一点上,他和李竹总有着强烈的共识。

企业发展中如何布局知识产权:从技术和品牌两条线出发

「2018年5月,英诺在厦门开年会,李雷给部分英诺的项目带了一份商标白皮书,有的创始人在此之前没意识到品牌的坑有这么深。

关于创业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李雷总结,最开始我们要看一看天下局面,领域内竞争对手的思路;然后要找到知识产权层面上干净的技术方向,选择自己的实践方式;等活下来,就要考虑如果别人这时跟进,我们有壁垒去对抗吗?」

| 李雷年会分享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李雷年会分享 |

李雷认为:创业考验的是企业家精神及对知识产权的认知。

从技术的角度说,一个创始人决定去创业,首先要想干什么,是做高流量的还是强赋能的业务?是2B还是2C?怎么把它做好?这是企业家精神。

除此以外,还应考虑赛道上现在的知识产权状态,需要清晰的规划:赛道上的技术密集度、技术方向是怎样的、要用多大成本才能从现有状态中杀出重围?这就考验知识产权意识。

从品牌的角度说,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品牌稳固,高价值品牌自带光环和流量,可事实上,很多创业者可能连商标都没注册过,更别提商业场景变化、扩充时,能有前瞻性的布局了。

商标被抢注,原有品牌也就失去了法律保护;更名不是不可以,但这就需要投入很多去重新教育市场。

另外,在确保主品牌权利稳固不动摇的前提下,在相关的领域和行业里,实现多品牌的经营以及垄断是有积极意义的。比如VIPKID,2018年有1600多件,阿里的商标数以万计,此外为人熟知的还有华为、京东等都有大量的商标储备。

所以创业者应该注意什么?

前瞻布局、顺应发展的思路;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常识的积累。比如英诺投的项目「狼人杀」就很有这方面意识。

想做没有人能做的事儿:用知识产权去促进企业经营

「李雷表示:如今第二次创业,一个主要的想法就是看到中国的知识产权应该进入第四个阶段——化被动为主动。中国的企业家可能不具备这样的思维,集慧智佳想教育创业者用知识产权去促进企业经营。」

集慧智佳的理念是——让所有的优势都通过知识产权去表达

集慧智佳的创始团队有着深厚的传统知识产权行业的经验,却决定跳出原来的圈子,去做一个新型的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服务。

纵观BAT和其他几个大公司,将其诉讼拿出来看,很多都跟知识产权高度相关。

李雷认为:最后发现——彼此之间的博弈,其实是在知识产权赛道上的博弈。

虽然知识产权最理想的状态是渗透到企业经营生产的每个环节,但很少有企业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企业普遍缺乏完整的知识产权链条来支撑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

集慧智佳所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将技术转化成专利加以保护,用商标为品牌赋予法律内涵,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服务方案,从专利战略布局到产品上市风险排查,从前沿技术研究到竞争对手现状调查。

利用IP护城河打造壁垒,着眼于企业经营的视角,将知识产权充分前置,发挥最大作用。

譬如说,中国高铁要往外卖,必须得知道我们的高铁用了哪些技术,哪些是我们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集慧智佳曾经就在研究上海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的项目上一炮走红,经过对于任务的分割,成功地用知识产权和其他数据相结合,解决了要求把高铁在海外进行风险控制这个问题。

而集慧智佳真正扣动了早期项目的扳机,是因为英诺。

李雷表示:我们服务大企业,服务很多政府,后来发展到了创新创业的赛道上,这也得益于我们认识了比较有见识的人,英诺的李竹总是非常特殊的一个。

我们现在研究创新创业企业特别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企业的发展,既有模式方面的,又有价值观、方法论、流程等方面的,也有培训、教育等,相当于百花齐放了,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务实有效。

在接触了更多的创业企业之后,我们打磨升级了业务的板块,倾听企业对未来的畅想,并帮助他们作出规划。

把知识产权嵌入到投融生态中,用技术的视角、知识产权知识,和数据结合,提升项目的健康度,控制风险;在前期项目遴选和后期项目培养过程中,充分重视知识产权顶层设计,获得更多与对手博弈的资本,提高估值。这种形式对创业者的触动及创业过程的影响都很大。

这是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豪华团队的「爱玩儿」文化

「有一种说法,公司的企业文化某种程度上就是创始人想法。据笔者了解:李雷是一个重度摇滚音乐爱好者,办公室墙上挂了很多知名摇滚乐队的照片,喜欢运动,踢球是其一,跑步也是其一;也玩摄影、喜欢时尚、能写文章。笔者好奇,集慧智佳是一个怎样的团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呢?」

李雷第一次创业就是和几个合伙人一起,把一个十几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机构做成了1600人规模的、中国最大知识产权事务所,成为华为、联想等很多大公司长期的供应商。

李雷第二次创业,也就是集慧智佳,无疑是一个豪华团队:

这些人都是长期经营在知识产权这个领域,服务的都是中国和世界范围之内最顶尖的客户,掌握其复杂程度、高端程度。

| 充满活力的集慧智佳团队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充满活力的集慧智佳团队 |

李雷谈到自己的团队,神色轻松快乐:

我们在传统的轨道里,大家各自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容易陷入到一种思维定势里,因而希望剧烈地打开自己的思路,充分地研究企业的实际经营,所以要去学习。

客观上,我们需要了解尽量多的东西,所以需要大家爱好广泛,身体有能量,能够应付高强度的工作,这是必须的。

主观上,我们发自肺腑喜欢玩、喜欢美的事物,我不敢说这是我们的文化,但这是我们的习惯。

所以,我们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创新的团队:思想比较活跃、奔放、有追求、幸福感强烈。

老一代的科学家都是艺术家,都能把西装穿得好,都接受过洋文化的熏陶,能够学一个乐器,这是钱学森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爱玩儿的集慧智佳团队 |

我希望我的同事们也有一颗拥抱生活、热爱生活的心,能把工作和生活平衡好,对生活有一个更好的交代。

把英诺大家庭的知识产权打造成所在赛道的绝对领先状态

「问及李雷为何选择与英诺深度合作,他说,好像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知识产权发展到第四阶段,有投资机构能够把知识产权看得很重要,希望提供一个渠道给创业者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观,这就不一样。」

李雷笑言:透过英诺的渠道,让更多的创业者认识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认识到了我们的价值。

英诺的投资给了我们很大的发展机会,但是如果没有找到我们,英诺也解决不了想解决的问题,这确实也是一个机缘。

我们现在是在「IP为王」的大概念下,逐步形成一套能够落地的体系。

表现之一是可以实现对于投资的精准判断,我们现在和英诺一起在看项目,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做投资决策。

在投资款里拿一部分为企业做知识产权的早期辅导,这是英诺首创,解决了创始人没钱做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在给外地项目做服务过程中,不管是英诺分支的基金,还是外地的空间项目,也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在做。

同时,我们也能够补强英诺整体大盘上其他的领域,比如给英诺的金融服务提升了话语权。

另外,我们确实也在仔细地在探讨怎么能够工作得更有效?这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比如从知识产权的角度促进英诺的FA。

我们也希望把和英诺共同研究的这些理念带给更多的人,特别是在技术投资赋能的层面上,在当前的局势下,帮助中国企业在这五六年之内实现技术和品牌升级,权利稳固,体系健全,世界范围之内行走江湖不出事儿,实现技术自由。

在这个过程之中,投资、技术、法务、品牌、运营是一体化的,而不是割裂的。

英诺系的创始人也都有着超越同龄人的知识产权意识,我也希望过我们的努力,和英诺一起,把英诺大家庭的知识产权打造成所在赛道的绝对领先状态。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和英诺组织相关的课程或研究中心,等模式健全之后可以把它推广开来。

事儿是这个方向,但如果没有恰好的环境和机会,就磨合不出来应该怎么做。

很高兴的是——这是英诺和集慧智佳共同的理想和选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