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我们学院举办了一次考研的宣讲,我觉得可能会对我今后的选择会很有帮助,随着人流便也跟着去了。事实上我们学院半数以上的17级的同学都参与了这此宣讲,我想并不因为那零星的绩点。催促着大家前行的,吸引着大家的肯定是里面老师所提供的我们所不知的有关考研的信息,而也正是为填补这方面匮乏的信息,缩减因彼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因为参加了网络宣传部,经常要写文稿,也就频繁出入于各大讲座。于是对于考研讲座的内容会比其他人相对了解得多一些,对讲座的形式以及内容也变得很是挑剔。但是由于是自己学院举办的,觉得水准会相对高些,还是决定从呆了一天的图书馆出来,“转战”考研讲座。

但是一场2小时的讲座下来,我觉得我的时间喂了狗!从入门填个人信息到结尾的更进一步地收集个人资料(甚至是“普及”到了寝室的门牌号),赤裸裸、毫不掩饰地表明了收集个人信息的目的。但是我对讲座的内容仍旧怀有一丝希望,对未来的选择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指导效果,可以让我对考研多一分了解,可以捋顺考研的各个步骤。毕竟宣讲面对的受众,是一群考研的小白,对机构的选择、单科分数的提升等等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与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前老师曾和我讨论过部门关于宣传方面的一些要点,对我们提交的宣传策划并不满意,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宣传工作的重心一直没有把握到位,从来没有站在宣传所面对的受众的立场思考。这次的宣讲何其相似——无论是宣讲的形式还是宣讲的内容,都没有很好地抓住受众的需求,更是没有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宣讲册从头到尾都是展示曾经的“辉煌”、师资的雄厚以及竞争的激烈,但是对于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却是完美地规避掉了。更使我一度地以为选择考研是一个很错误的决定——让我在2小时的宣讲里反复地询问自己考研的目的何在?学习的目的何在?权衡考研和就业二者哪个对自己的帮助会大一些?我本以为在这个讲座里,他们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意见,但结果真的很让人失望!

尽管这是一个比拼出身比拼学历的竞争时代,我并不希望随波逐流,大家考研我也考研。哪怕大家都建议我考研,我也觉得可以去选择考研。但还是希望补足信息的短板后,寻找到考研这个命题的前提条件,给自己一个答案,将选择权放在自己手上,自己决定接下来的路该怎么去走,而不是草率地听从,“刚上阵就拼刺刀”让我觉得这样的节奏很可笑。但考研,这选择至始至终都是一件很严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