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鲤鱼跃龙门的故事家喻户晓,使得无数的人们远离黄土钻进了热闹繁华的都市,他们拼命的挤进城市的中心,似乎只有那样才像出人头地,才是富贵不凡。而所谓的郊区,所谓的农村只是穷乡僻壤落后的代名词。这种位置的差异让人们迷失在尘世的尘埃中,也让人与人的距离彼此疏远,我说我是农村的,周围人都走开了。我说我家在一环,周围又热闹了起来。不得不承认社会发展了,但我们却感到更加的落寞与孤独,就如那空无灯火的高楼大厦。无论是在热闹的都市中心自鸣得意还是在都市边缘怅然若失,我们都应该清楚世界上没有永恒的中心城,我们如落花飘零,如弱水逐流,唯一的中心只有那颗鲜红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佩服庄子的智慧,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哪有什么中心,那句“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打破人们心中的中心概念,我们不禁要问,燕的北方和越的南方都是边缘为什么庄子说他是中心呢。其实庄子要说的是界限,燕之北和越之南没有终点在极北极南,而天广地大,是没有界限的,只有身处之地才是中央;事物的终是哪有什么开端,所作之处便是起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有什么永恒的中心城市,华夏五千年,无数的国家都城一变再变,无数的游牧民族随着岁月迁徙,昨日的中心早已成了今日的边陲。汉唐的长安光照世界,而明清之际依然成为尘埃。放眼世界,十九世纪的巴黎同样在二十世纪被纽约取代。国家尚且如此,那些所谓的大都市同样会被时间埋没,而我们仍然乐此不疲的为此沾沾自喜。其实,无论历史还是今天,中心只在人心之中,所谓的地域中心离不开的地灵人杰。而地灵却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曾经的北大荒,曾经的岭南不毛地,如今都已成为中心。所以人杰才是中心的重要因素,好比安徽桐城自明末便新方氏家的讲学而名声大噪,在清朝又有刘大櫆、姚鼐,加上近代的朱光潜与方东美,桐城俨然从寂寂无名一跃成为“文都”,典型的人杰之后而地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在历史的发展轨迹中不难发现,杰出的人物同样也会从中心退出,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充分诠释了万物更替的道理,中心与边缘、高低与贵贱无不在相互转变中。“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道大蹇。”之所以有中心与边缘的认知与标榜,只是短浅的目光所致。在大道面前,中心与边缘是一直循环往复的;我们不应束缚心志,应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里与乡间本无中心之别,只因人们世俗想法导致,殊不知世居城里的人所谓的自我中心在世居乡里的人心中是不屑一顾的。那些被这些概念所困扰并为此不安的我们,应当从中自我挣脱出来。不要再去管什么中心与边缘,不要去管什么高低与贵贱,你安身立命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心,你的舞台,你的幸福。无论你走到哪,它们就会跟到哪。因为,你才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