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内心是拒绝写这篇文章的。因为是差评啊!

这段时间片荒得很,在猫眼找了评分9分+的《一个母亲的复仇》。通过影片简介,说是改编自一起真实的重大强奸案来反映印度的社会问题并展现强大的母爱。

向来,我对印度的神作都是心生敬意的,包括米叔的系列电影,还有好多其他人的优秀电影,这些电影总是能通过某件事情反映印度现实的社会现状,并让人深深回味、获得深刻地反思,哪怕每部片子都是载歌载舞,我都喜欢得不得了。

但这部《一个母亲的复仇》着实让人失望,用“挂羊头卖狗肉——徒有虚名”来形容也不为过。

那么,我什么我还坚持要写这篇影评?因为我想通过这部电影,更加正视自己的价值观。第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恶魔的存在;第二,“以暴制暴”并不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这部电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剧情呢?我简单概述一下:一个重组家庭中,妈妈是继母,同时也是大女儿的生物老师,妈妈很爱女儿,希望能与她彼此相亲相爱。但大女儿很排斥继母,心中只有自己的亲生母亲,所以哪怕继母对自己百般照顾和讨好,都得不到她的正眼相待,就更别说叫那声“妈妈”了。

在一次同学聚会回家的路上,大女儿被那个喜欢她却被她拒绝的不良同班男生和几个同伙劫持了,并被这几个魔鬼般的人轮奸至重伤,最后直接将她丢进臭水沟,直到第二天被路人发现送进了医院。当母亲再次看到女儿时,她已经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了,悲痛欲绝。

女孩的心中已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在家人的鼓励下仍勇敢地出面指控了罪犯。所有的人都以为法律能给她一个合理满意的答案,以为法庭会终将站在维护弱者的权益一方,但,法律却站在了恶人的一方,判定女孩的陈述不可信、并无罪释放了四名罪犯,任其逍遥法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剧情发展到这里,我觉得导演应该要开始揭露或反讽一些关于女孩被强奸却得不到正义来维护的种种反思了吧,毕竟这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而成的啊,只是真实事件更加残酷,女孩被性虐待得直接致死,惨无人道!

于是我期待着这部电影后面的剧情,而结果,却让人匪夷所思啊!后面的剧情是这样的:女儿得知法庭的这种宣判后,直接精神崩溃,将自己困在房间里不透一点光,甚至企图自杀来摆脱痛苦。而另一方面呢,歹徒却如无其事一样的正常上学、继续为非作歹。作为母亲这哪里能受得了!于是,母亲的复仇计划开始了。

既然法律无法给得了的正义,那么就由母亲来完成吧!这位母亲在一位私家侦探的协助下,顺利地阉割了第一个歹徒,接着又下毒毒害了第二个歹毒,并运用巧妙的方法将犯罪事实嫁祸给了第三个歹徒。女儿得知这些歹徒相继受到惩罚了之后,慢慢地从阴暗中走了出来。我在想,这就是“正义”吗?这就是母爱吗?不能理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接着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歹徒了,也是最棘手的歹徒。母亲的所做所为已经被这名歹徒和一位警官全部知道了之后,在女孩一家人去雪山游玩的时候,开启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女孩一家人都快被歹徒干完的时候,警官出手相救,将歹徒制服。母亲也举起了枪,想要亲手打死这个禽兽,但被警官劝说放下了手枪。

看到这里,我还期盼着——至少这个警官三观很正啊!结果,我再次被狠狠地甩了一把子。母亲放下了手枪,痛苦地嘶吼着这个禽兽还会这样的、这种事情还会发生的,出乎意料,警官态度来了个360度大转变啊,他将自己的手枪递给母亲,并怂恿她赶紧杀了这个恶人,哪怕这个恶人已经在苦苦求饶了,但母亲迟迟不敢开枪。

诡异的事情再次发生了,躲在树后的女儿听到了所有恶人受到了惩罚原来是这个继母为她做的时候,感动得泪流满面,然后从树后出来,叫了一声“妈妈”,伴随这声“妈妈”,母亲开枪射死了歹徒,直到枪里所有的子弹都用尽仍不停地扳动着枪扳手,似乎是仍不解心头大恨。最后一幕是,警官默默地从现场走开,留下这母女两人在这白白的雪山地里久久相拥而泣、互诉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啊啊啊啊~~看完之后,感觉自己被十万伏雷电暴击了一样。好想质问导演: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宣扬母爱?揭示现实?控诉法律?还是仅仅为了宣传“以暴制暴”?我们国家的电广局居然审核通过了这种电影,而且还安排在母亲节这天上映,这种价值观,真的适合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和谐文明、法制健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吗?还有就是,为什么猫眼、豆瓣对它的评分还如此之高啊?

人们都怎么了,是相信这种以暴制暴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吗?可是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个母亲,看死在她手里的歹徒,母亲既非王法又非天道,凭什么决定他们的生死,这不是母爱,这也是大恶啊!明明是很好的题材,很受人关注的,也是很敏感的,关于女性被性侵的真实社会现象,但却活活地被糟蹋了。

就电影本身来说,也是很让人失望的。除了对母亲的饰演者能把母亲那种悲痛欲绝、走投无路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示由衷地敬佩外,其他都让人失望透顶。剧情的拖沓,音乐的穿插、长短镜头的分布与切换都衔接得不够顺其自然,就更别说这部电影的寓意与启示了。这部电影,让我打分的话——不及格!

抛开电影,这篇文章我更想表达的是——这个世界真的有恶魔的存在,我们该如何来过好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

改变人生,其实很容易的,这就要看是好的改变还是坏的改变。好的改变可能需要长时间的付出与坚持,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人生;但坏的改变,有时却仅仅只需要一个瞬间,你的人生道路就将彻底被颠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幸活到年老,然后死去。我们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意外或其他不好的事情,轻则伤筋断骨、重则死亡。“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呢?”我们是不能预测得到未来会发生什么的;对于过去的,也已既成事实,我们也是不能改变重来的;那么,我们该期待什么呢?答案是“今天”。

当我理解了“活在当下”的深刻含义后,我就想认认真真的来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做些让自己开心和满足的事情,不让自己再有愧于自己的今天,不管这件事情的大小、不去害怕会不会出丑、也不去关心别人的嘲笑,我想过的是自己的生活、我想要的是对自己真诚,我把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赠与我的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我们不好的“意外”会有很多,基本上可分为三种:外界恶意为之、外界无意为之、自己为之。

第一种

对于第一种,真的是让人深痛恶觉!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美好,而是美好与丑恶交织在一起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好的坏的都是如此,我们从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中看到的好与坏——哪怕是已经表达得最最最好或最最最坏,也许根本就不足真实情况好与坏的万分之一吧。

我经常在新闻上看到很多不幸的新闻,比如某某某不幸被杀了、哪个女孩不幸被强奸了...等等这样的,当只作为一个观众来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觉得这些不好的事情离得自己好遥远啊,根本不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年底,杭州出现了一起滴滴司机深夜奸杀女大学生的事件,让初来杭州漂泊的我恍然意识到——原来这种犯罪的事就真实地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啊,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恶魔啊!被恶魔伤害的人得要承受多大的痛苦,明明都是普通的一天、一个小时,他们却备受煎熬、生不如死。

对于那些“劫后余生”的女孩,她们往后的生活该如何有勇气继续面对下去?所以,我总认为像我这种在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没有遇到这种“意外”情况的女孩,真的是受到了上天的眷顾,躲过了一劫。

同事的女儿已经十二岁了,她跟我说她女儿开始问她关于女孩身体发生变化以及男孩女孩之间不同之类的问题了,我跟她说你女儿是懂事的,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因为难以开口而去敷衍她,而是需要以恰当的方式开始让你女儿去了解有关人的发育问题以及部分的性相关知识了,让她开始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种

对于第二种,外界无意为之,这是指的那种偶然意外。但世界上真的存在纯粹的偶然吗?哲学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司机行人都遵纪守法,会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吗?

也许,有些灾难无法避免,但还是可以减少的。所以我们生而为人,有必要去懂得生活的常识、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巧,至少,需要让自己能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活下去。

第三种

对于第三种,自己为之,这完全取决于当事人了。你天天胡吃海塞,身体能不坏吗?你天天抽烟喝酒,能不猝死吗?对于自己给自己造成的“意外”,大多是因为自己对自己的放纵、追求当下的享乐与轻松罢了,再用未来所有的可能性来为此埋单。这种“意外”的减少或杜绝,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办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

的话

以上就是我想要表达得观点。我写不出辞藻华丽、文笔流畅的文章,只能用最直白的话、最浅显的道理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于我,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