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考难,难于上青天。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很大一部分青岛孩子的真实写照。

按照2016-2018年的青岛升学率来看,普高占比在57%左右,也就是说有43%的孩子只能选择上职业高中或者辍学。而这个比例连续三年在山东省倒数第一。

赤裸裸的现实下,有万千孩子和父母的挣扎和无奈。

青岛初、高中教育两大问题

第一、普通高中占比太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两图是16年和17年山东各地市普高孩子占比,青岛两年倒数第一。

青岛自2002年开始施行国务院颁布的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并重的教育思路,青岛也就是所谓的全国高职试点城市。但是十几年之后,教育思路没有多大改变,走的还是老路子,而教育形式和就业形势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近几年大学迅速扩张,专科变本科、学院变大学,大学教育门槛大幅降低,更多高中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留给青岛中学生的还是少得可怜。

而就业形势的改变,使得高职教育也不再那么适合。青岛是工业制造大城市,过去的青岛,各种制造业企业在市区林立,给了高职教育很大的发展空间,三年高职教育的孩子可以就近到制造业企业工作。但是近几年随着青岛制造业企业向郊区的大力外迁,市内符合高职教育模式下的企业少之又少。三年高职毕业的孩子该何去何从?

第二、青岛各市区间教育资源差距太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青岛全市初中毕业生72400人,其中全市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7700人,录取率52%。市内三区和崂山区毕业生15600人。而四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9710人,录取率62%。那么郊区连50%都不到了。

就主要市区而言,青岛初中教育区域有着明显的鄙视链:市南区>市北区>崂山区>李沧区>城阳区。

看一下2018年青岛主要初中的升学率情况:

超银:广饶路和鞍山路校区958人,达二中录取线229人,达58中录取线258人,普高达线率78.7%;
青大附中:毕业生700左右,16人被青岛中学提前录取,达二中线133人,达线率18.92%,达58中线155人,达线率22.05%;
二实验:毕业生500多,74人达二中线(含自主招生),87人达五十八中线(含达二中),普高录取率达65.7%,达私立高中录取线为85%,自招2中6人,自招58中5人。
实验初中:毕业生500多,从青岛二中录取情况来看,除被自主招生提前录取的10人外,又有69名同学笔试成绩超过二中录取线。学校还有40余人通过自主招生被提前录取。
崂山育才:2018届共有174名考生, 自主招生录取到青岛二中、五十八中共8人,其他高中6人。二中、五十八中裸分达线14人,二中、五十八中实际录取22人(含自招)录取率12.6%,市线达线人数93人录取率61.5%。
广雅:首届毕业生350人左右,二中录取人数为9人(其中1人自招,5人裸分,3人指标)普高达线人数127人,达线率35.8%。
39中:毕业生500多人,61人达2中线,自招2中5人、自招58中9人。
26中:参加中考人数330左右,80多人达2中58中线。自招2中8人、自招58中11人。
59中:毕业生400多人,达二中线比率7%,待证实。自招2中6人、自招58中4人。
65中:毕业生300多人,二中达线近40人。自招2中1人、自招58中3人。
启元:毕业生140左右,裸分达2中线4人,达58线4人,2人自招58。
启元学校:班共有36人,目前自招高中9人,达到普高线的有18人,目前共有27人过普高线,达线率75%。
7中:17个去二中的,含自招5人,自招58中6人。
智荣北校:普高达线率72.15%,一批次优质高中达线率55.13%,自招录取率18.77%。

看到了吗?青岛好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南区,作为青岛最好的高中青岛二中和青岛58中,录取的绝大多数孩子是来自市南区的学校和部分崂山及市北区学校。

道理很浅显了,上一个好的初中才有资格上好的高中,上一个差的初中可能连上普通高中的机会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岛教育的反思

也有好消息,2019年青岛将通过多种举措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今年青岛普高录取率将由原来的51%左右提高到今年的60%以上,其中市区普高录取率将由原来的60%左右提高到65%以上。

还将通过推进名校建设新校区、办分校、集团化办学等手段,逐步提高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和水平,扩大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力。

希望青岛教育能够进行切实改革,越来越好,让更多孩子有学上、有好学校上。

这是一个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最朴素愿望。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