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说法叫“战争,让女人走开”,可是从古至今,每一次战争都会有数不清的女性角色参与其中。当然,大部分女性只是亘古不变的受害者,只有一小部分扮演了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双重角色。

越南由于长期处于战争状态,男性死亡率极高,造成男女比例失调,而在越南民风民俗中,女性又一直是劳动生产的主力,所以在战争时期,无数越南女性也拿起了枪,甚至穿上了军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我军不少官兵感触最深的是越南妇孺那种似敌非敌的难测,和稍不留神就可能遭受这些女性冷枪暗算的恐惧。这并非我军草木皆兵,而是源于沉痛教训。

有一次,我军一个连队路过一个越南村子,村子很小,按常理,村民不是被越南当局强行驱赶到了深山,就是躲避炮火而隐藏了起来。可是战士们却看到房屋里、水塘边、稻田里,还是三三两两的越南村妇在挑水、放牛、劳作。

这些村妇看上去似乎没什么异常,我军军规军纪严格,官兵没有侵扰,甚至想都没想去审问一番。我军有一个战士,觉得她们的表情太奇怪,没有惊恐,全是冷漠无情的镇定,还不时用眼光窥视我军——这不是正常女人在战争中面对对手应有的言行举止。

这个小战士走在队尾,感到脊背发凉。走着走着,他鬼使神差回头看了一眼,一下子惊恐地尖叫起来!卧倒——她们有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见刚才还慢条斯理干农活的村妇们,有的从水桶里掏出微型冲锋枪,有的从田间草丛里抄起冲锋枪,有的掏出了手榴弹,在背后向我军开火!

这个小战士的一声惊呼,救了多数战友的性命,可还是有5名官兵当场牺牲!而且这5名官兵是连长、副连长、司务员、报话员!可见,刚刚那些一言不语的村妇,早就将我军官兵的身份观察得一清二楚,其选择目标之精准、其心态之冷峻,手腕之犀利狠毒,非一般人可比!

当然,这几个村妇在我军的还击下,大多被打成了筛子!2个村妇被击伤俘获,一审讯才得知,她们根本不是什么村妇,而是越军特工队的女兵,还有一些是女民兵,这起袭击事件堪称越南女兵作战的典型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十年边境防御作战中,1979年那种“全民皆兵”的情况有了新变化,越南女兵化装平民战斗的事例没了,但穿着军服的越南女兵则越来越多了。她们的作战方式和作用也有了微妙变化。我军战士会为越军阵地时常出现的女兵而感到为难,特别是热带地区女性特有的早熟,越南风俗的豪放,加之越南女兵私自将军服裤腰改小改紧,让对面阵地上的越南女兵看上去格外妖娆热辣。

我军战士不屑越军的战斗力,对越南特工也不放眼里,越军物质生活的穷酸窘迫更是成为我军官兵调侃的话柄,可是唯独越军男女官兵之间打情骂俏,如同可怕的武器,让我军年轻战士招架不住,不知如何处置。

所以有人调侃,越南军队也有他们的终极武器——那就是他们的女兵!有了这些人,吃不饱的越军士兵就能保持士气不溃散。有了她们,还让我军战士心神不宁,常常陷于矛盾之中——打,还是不打?

在阵地上,越军特工甚至会拿他们的女兵作幌子,诱惑、揶揄、挖苦我军战士:快来我们这边吧,想要几个女人随便挑!更可气的是,那些越南女兵就像西游记洞里的妖精一样,搔首弄姿,极尽挑衅挑逗之能,让我军战士每每想抠扳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真的要击毙她们,战士们还下不了手。官兵都知道,越南有很多孤儿寡母,也是为生活所迫、被当局所逼,才穿上军装走上战场,他们见过很多越南女人带着幼儿逃命的情景,她们不过是为了一口饭而亡命战场的妇孺,有几人能向她们痛下杀手?

被越军誉为老山最冷酷杀手的我军狙击手向小平,有一次把瞄准镜套住了一个越军女兵。他瞄得很准,可是迟迟没有抠下扳机。一边观察的排长问他怎么不开枪,徐小平说:“排长,这是个女的。”

排长叹了口气:“那算了,谁叫她是女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