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个小笑话!“如果你的银行存款超过5万元,那么恭喜你,已经超过了80%的中国人”

乍一听确实像个笑话,怎么可能呢?谁不知道咱们中国人可是出了名的“爱存钱”,加上这些年的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的有钱人早已多如牛毛,怎么可能才这么点存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意君此前的印象也大致如此,毕竟我国居民的储蓄率曾常年超过50%,说国人爱存钱并不为过,这也是为何国家近年提倡“鼓励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现在的情况似乎发生了明显变化,至少从银行发布的数据看,刚讲的那个“小笑话”似乎并非“笑话”!

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住户存款余额为72.44万亿元。”按14亿的总人口计算的话,人均存款仅为5.17万元的水平。

如果根据墨菲定律二八法则进行估算,说有5万元存款就超过80%的人并非毫无根据。

但又不得不说,这个平均存款数和我们潜意识里认为的相距甚远,甚至让人难以置信。我们不妨再来看另外几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看人均GDP:“我国去年的国民经济总量为13.4万亿美元,人均GDP为96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65万元)。”

再看人均工资:“我国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80元,比上年增长11%。”

最后看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

从这些数据看,我国的居民收入虽说整体不算高,但要往银行存上5万元似乎也并不难办到,但为何实际数据会这么低呢?钱又到底去哪了呢?

首先,这与国人的消费观念转变有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相比之前高出不少,而且观念更为开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超前消费的理念正在不断蔓延。“花呗”“借呗”“白条”式青年越来越多,“负债”似乎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标签,哪还有什么剩余的钱存银行!

再者,这与大部分人理财意识的改变关系密切。当下,投资理财早已不是少部分人的专利,普罗大众也有了家庭资产配置的观念。

所以,大部分有闲钱的人都不甘心让钱“躺在银行”,于是将存款变成房产物业、金融债券、基金期货、古董字画、奇珍玉石等就成了很多人的第二选择。

当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为重要的还是受“刚需”所累。房、车、育儿、教育、生活开支等都在掏空很多人的钱包。尤其是房贷、车贷,每月定期会从银行卡中划走一笔数额,留给个人的存款自然也就不多了!

(注: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