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少时便聪慧非常,于诗书字画多有研究,而且成绩还不错。才名出众,在李璟众多儿子中出类拔萃,很得李璟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太子为李璟长子李弘冀,对李煜颇多猜忌,因为李煜相貌不一般啊,目生重瞳,这跟项羽一样啊,李弘冀对他绝对的有加害之心。而李煜也不是傻子,知道太子想除之而后快,便自号“钟隐”等,醉心书画,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是无意皇储之位的,我只“在乎山水之间也”。这让李弘冀放松警惕。李煜算是捡回一条命,躲过危险。从这件事,可看出李煜心机也不差,懂得示弱,这在以后对宋态度中多有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60年,太子李弘冀病逝,李璟立李煜为太子。961年,李璟病逝,李煜登基为帝。成为南唐之主。李煜登基之后,便遣使入北宋,陈述我现在是南唐国君了,南唐愿意奉北宋为天下之主,南唐为其臣下。

然后开始各种自降身份的行为以迷惑北宋。殿内撤鸱吻(殿脊的兽头),宋使来唐换上象征臣下的“紫袍”,不称南唐皇帝自称“江南国主”,等等,让北宋尽可能的忽略南唐,这些低调示弱的行为与当时害怕李弘冀加害自己的举动目的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则暗地里,李煜劝课农桑,勤政爱民,鼓励生产,大力发展国力。“虽外示畏服,修藩臣之礼,而内实缮甲募兵,潜为战备。”而李煜手下诸多大臣,都劝谏主动出击,趁北宋立足未稳,打个措手不及。李煜坚持发展自身,并未采纳,还不小心中了反间计,杀了倚为栋梁的大将林仁肇。思想保守,不敢冒进的李煜面对北宋强敌时,开始手足无措,借酒浇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想灭南汉等其余小国,开始回过神来,调转枪头,对准了南唐。

南唐在五代十国时期,算是比较强盛的大国。开国先主李昪雄才大略,休养生息,爱民如子,励精图治,让南唐国力不断增强。

到传到第二代李璟后,李璟穷兵黩武,对外战争,前期取得一些成绩,却耗损国力。最后后周柴荣三次征南唐,南唐已经疲于应对,对后周投降纳贡,南唐雪上加霜,国力大减,颓势已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代李煜即位,南唐千疮百孔,自己苦心经营还是难以抗衡强如北宋,李煜心里复杂,选择逃避。

李煜多次遣使上书赵匡胤,希望能缓征南唐。赵匡胤回答很简单,“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就回绝了李煜。意思很明显,我缓征南唐,你有时间恢复国力了,我还玩个球啊。至此,李煜直到北宋铁了心要拿下南唐,自己国家几斤几两自己心里有数啊。但搏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不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煜立马与宋断交,筑城聚粮,秣马厉兵,准备应战。并劝说吴越国,希望能联合抗宋。可惜双方实在力量差距太大,吴越反助北宋,反咬一口。诸多大将战死,连丢城池,自觉抗击无望的李煜,上表投降。南唐灭亡。

李煜被俘北上,被封违命侯。978年,李煜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故地,百姓闻之,泣不能声,都很怀念这位后主。宋太宗赵光义,听了可不得了啊。你这是怀念旧国,是有想法啊。一瓶牵机药,结束了李煜多才又无奈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李煜一生,才名突出,可耀千古。然在帝位,却被亡国罪名。其实南唐亡国,罪在李璟,李煜只是未能力挽狂澜,历史对其也并没有太多的无道行为。诟病最多的不过是那段借酒浇愁,不听宋军南下,“掩耳盗铃”般的行为过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