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董狐,坚守真话的力量

中国一直是历史观念很发达的国家,史官文化源于巫文化,早期沟通天人、替皇帝问神卜卦的巫官就承担着史官的责任。西周时,史官的职能更进了一步,有了记事的职责。慢慢地,形成了史官制度,发展成种对皇权有所制约的力量写真实的历史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生命,比如春秋时以身殉史的齐国太史三兄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也有幸运的董狐董狐(生卒年不详)是春秋时期晋国太史,出生在今天翼城县东50里的良狐村。关于他的事迹已不可考,如今流传下来的就是他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故事。当时晋国正卿(执掌国政的官职)名叫赵盾,经常劝谏晋灵公。晋灵公是个昏君,被惹怒后,就想方设法要杀死赵盾。赵盾很幸运,接连几次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盾的族弟赵穿一怒之下,便带兵杀了晋灵公,另立新君,把 逃到边境的赵盾迎接回来,官复原职。君主就算再昏庸,臣子杀君主也是不忠不义,要被世人唾骂,所以赵盾十分志忑,想看看史官是如何记录这件事的。这天下午,他找到负责编写国史的董狐,调出资料一看,竹简上赫然写着:“赵盾弑其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盾很生气,狠狠地一摔竹简:普灵公死的时候我都不在朝中,怎么能说是我杀的呢?你这样乱写,是要被杀头的董狐明知赵盾人权在握,却依然毫无畏惧,不慌不忙地答道:你那日虽然不在朝中,可还是国家大臣。再说,你回来后也不对杀死国君的凶手问罪,说你不是这件凶案的主谋,谁也不信。赵盾被驳得哑口无言,只好转身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