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阅读我的文章。

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浩浩荡荡的寻夏之旅,这是对文明之源的再度拷问,殷商以上的历史是否有迹可寻,史前传说是否又有新的解读,夏朝是否如史料记载一样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在河南安阳小镇的小屯村一个农民,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刻着纹理的白骨片,对于治疗他的疥疮有神奇的功效。

于是他激动的带着在当地收购的大量白骨片到药店去卖,以为遇到了上好的药材。他当然没有想到,这骨片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甲骨文”。

不久后,这些白色骨片被著名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并历经数十年在千百次的寻觅和研究之后,牵扯出一个浩浩荡荡的“殷商时代”。

正是因为甲骨文的发现以及后来“殷墟遗址”的挖掘,让商朝毋庸置疑地成为了迄今为止,有理、有据、有证的中国最早的朝代。

此后对于商代之前存在的夏代,对于这个中国历史文献记载中的第一朝代,国外的史学专家并不认同此说,无数的问号紧随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9年,“甲骨文”的出现彻底结束了,古人“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1928年,为了找寻更多的甲骨而启动的殷墟探测工程,在历经十年艰苦卓绝之后,将一个浩瀚的商王朝奇迹般,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殷墟遗址”的发掘,把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当中,记载王的世袭跟甲骨文出土是基本吻合,所以殷墟发掘和甲骨文的发现,证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是可信的。

二十世纪中叶,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根据《竹书纪年》中的传说和《史记》记载,将夏代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然而,由于没有历史的考据,夏王朝究竟是否存在,学术界仍然存有诸多质疑的声音。

1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徐旭生先生,在河南偃师境内洛水南岸的二里头村南,发现了一座大型的古代遗迹,并将其命名“二里头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二里头遗址”中除了丰富而精美的陶器、玉器、青铜器之外,考古学家还在那里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宫殿遗址。于是有人迅速将这一发现与夏朝联系起来,更有甚者直接质疑说,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夏王朝的都城。

多数人认为“二里头遗址”整个就是夏王朝的都城,因为它比旁边发现的商代“偃师遗址”年代还要早,“偃师遗址”是延续“二里头遗址”修建的。

但是,通过学者推断“二里头遗址”应该是在公元前1750年到1500年之间的250年,根据这个时间判断,无论如何也到不了夏朝的初年,所以它只能算夏代后半期的都城,可算作是中国最早的都城。

目前在“二里头遗址”发现遗迹一百七十四处,这一数量已是早年探测结果的三倍。更加令人激动的是,考古队员在这里确定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宫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宫城总面积达十万平方米,周围有宽十米高二十米的道路环绕着,城门处修有门楼,内部修建了众多四合院结构的宫殿建筑,东西厢房对称设计,院落前后相连、逐层递进。

这种宫城的设计理念让学者们大为吃惊,因为这种结构实际上是中国古代的宫廷制度的标志。比如:中国的紫禁城就是这样一个有中轴线、左右对称、逐层递进的院落等多层围合的特征。

所以说,这样一种关于都城的建筑理念和一种制度形式,在夏王朝后期就已经存在,并且一直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在“二里头遗址”的逐步发掘中显露出来,夏王朝的存在已是毋庸置疑,司马迁的记录再次与现实奇迹般吻合在一起。

于是当历史无法回避地继续向前推进时,人们盯着《史记》里的上古传说,开始期盼着有一天,尧舜禹时代被认定曾经真实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关上古传说向来层出不穷,《史记》中记载,尧帝在位时,黄河水患频繁发生,治水任务最终落到了德才兼备的大禹身上,接受任务的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得到了各方神灵的协助。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所遇艰难险阻可以想象。以至于在今天的黄河之堤,依然可以看到他当年奋勇治水的雕塑形象,并接受万人景仰。

为进一步证实尧舜禹时期的真实性,考古人员对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进行了进一步的勘测。并在遗址一带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砖瓦,上面刻有“阳城”的铭文。种种迹象表明,这座遗址所在地区与传说中记载的“禹都阳城”极为相似。

司马迁对于夏的记载始于大禹,而尧舜禹的传说也在现实中,日渐清晰。在“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基础上,为了探索和唤醒一个真实的尧舜禹时代,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渐渐走入了考古研究人员的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近年来在襄汾“陶寺遗址”进行了有计划的重点突破。并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了两个城,一个小城大约建于4300年前,是权贵富人的居住区,另一个大城则是普通百姓的生产作坊及居住区。

在这些疑似的作坊周围,考古队发现了迄今为止十分罕见的彩绘陶器。这样精美的工艺,显然已经不是普通人的使用标准,那么这块领地的主人究竟是谁?是王,还是将,一时间难以判断。

专家对这样的现象作出了详尽的分析,这里出土了陶寺小城时期众多具有军事权力象征的文物,毫无疑问地证明了陶寺时期,那里已经出现了阶级文化,权力显然已经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那么进一步思考下去,那里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情况,是否已有王的存在?是否已经有了国家的概念?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依旧是大大的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深入挖掘中,考古人员对城墙的夯土层,进行了分析和检测,很快他们便得出了一个一致性的结论,这里应该是宫殿式建筑。

这个宫殿是很精美的,在遗址当中出土的宫墙,都带有各种白色纹理的装饰。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就是,跟这个刻花墙皮一起出土的有陶土做的建筑材料,它一面很粗糙,一面表面很光滑且带有纹饰,跟战国秦汉之后的一些宫殿上,常用的瓦是及其相似的。

这样的结果带给考古人员的兴奋不言而喻,对于如此大型的宫殿和精美的瓦片,他们有了更高的期待。那么这显然早于“二里头遗址”的情况下,这里会不会就是尧舜的都城呢?

于是他们迅速与之前在“陶寺遗址”出土的,有纹饰陶器上的陶文联系了起来,陶文上面的两个字,其中有一个字有一些学者认为,可能就是“尧”字,但有些学者有不同的意见。另一个字是文化的“文”字跟甲骨文的“文”字是一模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古书记载,上古时期“尧”的贤明有目共睹,所以在他的院落里生长出许多代表吉祥的植物。比如说,有一株蓂荚生长在台阶的缝隙里,每月初一开始结豆荚,以后每天一枚到十五天刚好是十五枚。十五天过后,每天掉一枚到月底豆荚刚好掉光。

如果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最后一枚豆荚就会枯而不落,十分神奇。帝尧于是将它作为自己的日历本,称它为“历荚”。

假如这件日历本果真存在,并且被小编偶然拾得,那么上古时期的一切传说,便都迎刃而解了,而且小编也就不用在这码字了。

显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于是我们的目光依旧不能离开“陶寺遗址”,依旧只能在“陶寺遗址”陆续零星的发现里,找寻尧舜禹时代的影子。

长久以来,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追溯,如一个巨大的磁场,让无数专业非专业的人为之动容,包括小编。

对于那个年代的兴衰演变,或许我们可以在今天出土的鲜为人知的珍贵文物中,依稀看到当年的印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的阅读是我最大的鼓励,请关注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