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拆除前,街头违建致人行道仅剩1米宽

楚天都市报6月23日讯(记者王荣海通讯员詹鸥余圆欣胡莎)居民在“微邻里”平台反映问题,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联动迅速到现场处理。近日,家住硚口区六角亭街游艺社区居民李琼说起之前社区违建围墙被拆除的事情,为“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搭建的“微邻里”平台叫好。

3月上旬,硚口区六角亭街游艺社区居民在“微邻里”平台反映游艺路市精神卫生中心的院墙存在扩建情况,扩建后人行横道仅剩1米宽,占用人行道,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接到投诉后,硚口区城管局、区建设局、街办事处工作人员迅速组成联合工作队,联系精神卫生中心工作人员召开了4次协调沟通会议。据了解,居民反映的违建位于硚口区游艺路,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市精神卫生中心在原医院院墙基础上扩建的20间门面。近期,该路与京汉大道交界口相继完工的几个楼盘前的道路大幅度扩宽后,此处堵车现象日益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街头违建拆除后,市民出行

3月下旬,硚口区城管委执法大队、驻街城管中队、施工人员近50人共同来到游艺路,对附近路段进行了封路、劝导围观居民散开、实地勘探标记等工作。昨日,记者来到游艺社区探访看到,居民之前投诉的20间违建门面房已经彻底拆除,道路比以前宽敞多了。游艺路呈南北向,人流量、车流量巨大,又与商品集散繁华的汉正街和多福路相连,是连接中山大道与京汉大道的一条重要次干道。李琼说,违建拆除后,居民出行方便多了,人车混杂现象也好多了。

六角亭街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拆除历史违建既是积极响应“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工作,及时、主动回应居民诉求,也是为打通恒隆广场和汉正街中央商务区的连接道路,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一项举措。

据悉,硚口区六角亭街以“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改革为契机,整合综治、城管、维稳等多部门的社会管理服务资源,在已有武汉市社会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网格平台的基础上,将“硚口区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综合平台(市长热线)”、城市留言板、数字大城管”、武汉微邻里一并整合到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作为全街“民呼我应”网络指挥中心。各渠道收集的问题上报给指挥中心后,通过街道、社区、网格员三级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明确责任人员立即到场处理或派发相关部门处理并限时回告,建立快速反应和快办机制。“原本只是在微邻里平台上反映了一下,没报多大期望,没想到问题会这么快得到处理。”投诉的居民在得到处理回复后,称赞街道反应快,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