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是抢不走的:一是藏在心中的梦想,二是读进大脑里的书。

大家好,我是雨桐!每日分享最新的学习方法、教育资讯、笔记资料等,欢迎大家的关注哦!

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并援引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的评价,称《意见》为: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究竟这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有何亮点?

对今后高中教育和高招工作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又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呢?

今天,雨桐就来为大家深度解读《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看看“新世纪以来首个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都说了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020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高考命题将以高校要求为依据。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作为高招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高中教学质量、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而针对考试命题的深化改革,则是《意见》中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意见》要求:

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

同时:

从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和加强命题能力建设三方面提高命题水平,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学习基本需要,不断完善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本次《意见》要求高考(包含选考和统考)不再设置考试大纲,而是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这就对学校提出了三个挑战:

1、课时不足

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所需授课课时数量远超高中可用课时数,这就使得高中不得不将大量学习任务下放,教师在课堂上只讲主干、讲重点、讲方法,而教学效果则更加倚重学生日常的自学——这对目前推崇精细化教学的高中,是一种颠覆;

2、教师需二次成长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大量的内容是远超目前高考的难度和复杂度的,目前主流的教师群体,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们,是否具有再学习的能力,也是一个挑战——毕竟一些教师当年也没有学习过这些内容,现在要求他们去把自己也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确不太现实;

3、人才供需双方的矛盾

目前高校与高中间主要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高校普遍认为高中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式,基础薄弱、思维敏捷性不够、变通性差。本次《意见》明确了高考命题要以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那么高校以自身的理想生源为基准,设置的选拔标准对于目前的高中和高中生来说是异常苛刻的,这也会导致对高中教学的批判会更加严厉。

而要破除这些困局,《意见》中也已经给出明确的方法:在今年,重新修订后的普通高中教材也已经陆续发布并投入使用,其中最核心的改变就是:

强化了课程教材的育人功能,对于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考核评价,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素养的养成,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

不仅如此,《意见》还指出

应该注重利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

高校应以多种方式向高中学校介绍专业设置、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等,为学生提供咨询和帮助。

2不再单纯以考分录取学生,多元录取成升学主要途径

本次《意见》的核心思想就是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发展,深化高中阶段育人方式的改革,而其中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在2022年之前,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多重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正处于普及攻坚、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三大改革同步推进的关键时期,而目前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依然很强,所以要协调好三大改革的步调,首先就要从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着手。

《意见》指出:

在高校招生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充分考虑城乡差异和不同群体学生特点,研究制订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

结合今年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来看,高考、学考选考等传统选拔性考试在区分度上已显得有些难以满足高校需求,单纯的题目套路和依靠大量记忆、计算来提高难度的题目在被逐渐舍弃,而为了加大人才选拔区分度,一些目前只出现在学科竞赛中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在被逐渐引入高考试题当中。

所以无论是在命题趋势还是考查难度上,与全国统一的高考相比,以高校综合评价为代表的高校自主选拔似乎更加符合《意见》的要求。

当然,在一个时期内,高考依然是绝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深造的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新高考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自主选拔势必将成为更主流的人才选拔方式。

而本次《意见》的发布,不仅回应了此前对于高考改革的质疑,更为重要的是,为建立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高中育人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具体的行动指南,这有利于高考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提升我国普通高中的整体办学质量。

3高中开始分层、分类,育人模式将开始根本变革

坚持正确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坚持统筹协调,注重各项改革衔接,这是《意见》对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进行的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除机制障碍,将各项改革进行衔接。建立科学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认为:

指导意见明确了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发展趋势,也凸显了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要求,促进高中教育进一步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不良导向,实现三个转变,即:

从“应试”教育模式向“全面育人”教育方式转变;

从以“升学”为目标向“升学与生涯辅导相结合”目标转变;

从高中教育“分层发展”向“分层与分类相结合”方向转变。

申继亮表示:

为了更好地促进育人模式的改革,还要落实好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有了综合实践活动,有了综合素质评价,有了新修订课程的育人理念,这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才有可能使得我们育人模式改革取得真正的实效。

相信下一个阶段,全国所有高中都将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的精神,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持续推进高中教育内涵发展,深化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在2050年实现学习大国的目标,为培养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而不懈努力。

最后欢迎大家参加我与清北学子发起的一帮一带助学活动。

今日读者可免费领取《直击高考漏洞》一书,从出卷人角度揭秘高考试题,有效率的规划剩余时间的复习内容,并附赠《逆向学习法》视频课程,逆向学习法这个视频课,揭示了普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学习法省时省力,快速成为学霸的成功秘笈,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没有能力取得高分,而是从一开始选择的道路就不对,一定要从根源解决问题

微信:240115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