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学习是两个个体,但是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据研究,生活上有条有理的孩子,在学习上的习惯也很好。有些孩子生活上整洁有条理,虽说学习不是最拔尖的,但学习上的习惯肯定不会差。有些孩子生活上邋遢随意,虽说学习也不是最差的,但学习习惯有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松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经常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咬手指头、早上赖床、吃饭扒拉得周边都是饭粒、从不主动收拾房间、换洗的衣服随便放、有时候还不刷牙等。生活上的随性无所谓,直接影响到他的学习。生活上无规律,学习上也难以养成好习惯。老师经常反映,小松上课忘了带哪本课本,文具也带的不齐全,作业字迹潦草。老师并没有说小松太笨太傻的话,小松的问题都是态度及习惯不好的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6岁左右的孩子可塑性是非常强的,容易被外界的各种环境影响,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从小学会知书达理、礼貌待人、文明卫生、诚实守信,那么孩子行为基础塑造做得非常好,再去培养孩子的形成好习惯,将变成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创造有序的环境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这个环境足以满足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发展,孩子才更容易养成好习惯。

在家中的生活和学习,可以做一些小物件帮助孩子。比如:多贴一些标语、做一些记号、置办几个小书柜、置物架等。放杯子的地方可以贴“轻拿轻放”,烧水的地方可以贴“小心烫”开关旁边可以贴“随手关灯”,书桌上可以贴“好好学习”。书柜可以提醒孩子“记得把书籍分门别类”,置物架可以提醒孩子“把东西分类摆放”。同时父母也需要对关注孩子,在孩子做得不到位的时候提醒孩子。无时无刻都在规范着孩子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孩子好习惯就形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有计划的生活和学习

要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作息时间表,把一些每天固定要做的事情,计划好时间。

比如:按时几点起床、洗漱、吃早餐、上课、写作业、睡觉等。除此之外,多余的时间可以学点课外的知识或者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些是作为一名学习,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习惯安排好时间。当计划安排好了,时间便安排清楚了,才能简单明了的发现一天当中有哪些事情做得好,哪些事情做得不到位,反思和改正也会更加的容易。每天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不会感到劳累和身心疲惫,反而觉得自己收获良多,每天过得充实高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上没有条理性的孩子,学习上容易导致粗心;生活上有条理性的孩子,学习上会比较细心。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聪明的智商可以是先天的,但习惯不是先天的。习惯是靠后天的环境形成的,并非一朝一夕。一个好的习惯和一个坏的习惯都需要日积月累养成的,所以父母要格外注重孩子习惯的养成,当发现孩子有什么不良习惯时要及时遏制,纵容的结果就是为时已晚。孩子的好习惯,父母要鼓励并督促孩子坚持,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好的习惯,就是意味着生活和学习上都有条有理有计划性,坚持下去,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