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我的悲伤还未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想问你一个问题,未经死亡,请问你知道人死后究竟去了哪里吗?不,你不知道。可是余华,他知道,通过朋友辣椒的介绍,第1次接触到余华的而且是销量超高的作品,即《第七天》不禁好奇,明明一个活生生的人,怎么却对人死后的生活了如指掌,让我读完惊叹的同时更是对死亡多了一份恐惧,不过转念一想,未知死,怎知生呢?还是值得好好去读一读,……

之前读完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把我从荒凉沙漠拉进了她和荷西同甘共苦,虽苦亦甜的理想生活,读完了余华的《第七天》却再一次把我从当代理想的大学生活再一次拉入了现实的泥沼,生活在校园里的我们无疑是天真单纯,对社会的认识少之甚少。如果你去读余华的书,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斥着强拆、袭警、卖肾、啃老、自杀、性丑闻的离奇荒诞的社会,书里面夹杂着着亲情,爱情等等,文字格外地压抑。我只能说余华在书中淋漓尽致的把人间冷暖、世态炎凉,这8个字被刻画了出来,只不过他是以一个死去的灵魂的视角去回忆我们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无疑又多了一层意味在里面,读来回味无穷,有人说余华写这本书是江郎才尽,我想这本书真的值得细细去品味……读完后你仿佛走完了整场人生,而且连续几天会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故事的开头乍读之处,余华的的确会让每个读者大吃一惊,他作为一个故事的叙述者,是以一个死去的人的身份口吻展开小说的叙述,此刻正赶往火葬场等待火化,充满着悲伤荒诞的情感基调,通过叙述他死后7天里遭遇的各种问题,深刻反讽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读来不禁让人着实称赞,仿佛自己经历了死亡而且历历在目,具说是因为到第7日神造物的工作已经完毕,就在第7日歇了他的一切的工,安息了,故名《第七天》……

接下来就来具体分享一下我所读到的内容吧,死者名杨飞,死后第1天,目的地殡仪馆即火葬场。读到这里,我思索的第1个问题是人死后仍然有记忆,他仍然记得坐几路公交赶往哪里有火化尸体的地方,真是神奇,净身后竟然还要整容,对,你没听错,就是整容,阴间还会打来电话催他去,还有预约号,接下来到了殡仪馆……开始反讽,有贫富人之分的进口的普通的火炉火化,区别对待,我想,什么叫死后不得安生,大概就是这种情况了吧,有贵宾区域平民区域各自讨论着受益和骨灰盒等级,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读者,读到这里都觉得恐怖,不无比定了,毛骨悚然……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

第二天杨飞在阴间里遇到了自己曾经的真爱,李青。他回忆了他们之间相遇相识相知相恋结婚离婚的种种过往,他仿佛看见了他们昙花一现的爱情和昙花一现的婚姻似的,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昙花一现的爱情这个词,总觉得优美中夹杂着悲伤[em]e242[/em]……身为公司副经理,李青聪明美丽,有万千优秀的男人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可他偏偏看中了认真勤恳踏实工作的普通职员杨飞,而且最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可是妻子雄心勃勃工作业绩蒸蒸日上,丈夫却日渐安逸导致二人矛盾日益加深,妻子整日应酬遇见了无比赏识他的美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海龟和李青不顾各自的婚姻毅然而然选择离婚走在了一起,杨飞最终被抛弃,李青选择去往美国,他和杨飞临别机场时,两人还是深爱着的,有一段对白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李清说“我仍然爱你”,我说“我永远爱你”,他哭了,他说“我会给你写信,打电话”。“不要写信,也不要打电话”,我说“我会难受的”,她就这样走了,走上了她命中注定的人生道路,可是结局却凄惨无比,海龟变心了,李青选择了自杀,两人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和最初挚爱的杨飞却和自己又一次在阴间里相逢,两人泪流满面……

第3天是讲亲情的,杨飞在火车上出生被生母抛弃,遇见了养父,养父为了自己抛弃了挚爱,抛弃了婚姻,甚至最后不惜牺牲生命保全杨飞,令人感动。最后套用一句歌词“道不尽红尘舍恋,说不完人间恩怨”。后四天,未完待续……

最后已故的人啊,你别担心,我们会相遇的,但请你安息,好好照顾自己被生活亏待的身体吧……活着的人也请你们好好生活,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活,也许你会活得更幸福,更精彩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