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我等了七年,要宝宝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救人命的事儿不能等!”7月4日上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来自该院的80后护士郭菲终于实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者的心愿,为一位38岁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她也成为全国第8575位、河南省第760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菲今年刚满30岁,是河南省肿瘤医院普九病区的一名护士。在医院工作的郭菲,见惯了生老病死,比寻常人更明白生命的可贵。虽然工作繁重,但她一有机会就会去进行无偿献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也依然坚持尽自己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2011年2月22日,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郭菲了解并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救人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12月20日,郭菲接到了郑州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位白血病人初步配型成功,欣喜之余,她也产生了一丝担忧。原来郭菲当时正在备孕,如果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话,要孩子的计划势必要推迟。想到正在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郭菲毅然决定推迟备孕计划,选择救人为先。

本院职工要在自家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也得到了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提前4天注射动员剂,但是为了不影响工作,郭菲坚持工作到了捐献前的最后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7月4日,是郭菲和家人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采集工作从8点整开始,血液一滴一滴的从郭菲的手臂流入采集设备,最终历时240分钟,提取了200ml造血干细胞血液。躺在采集床上的郭菲由衷地说,“我是一名护士,了解对于血液病患者的境地,救人一命,就等于拯救了一个家庭,想到我的血能救活一个陌生人的生命,就觉得自己很幸运。相信我的‘生命种子’很快就能在患者体内‘生根发芽’,祝愿这位患者早日康复。这是我一生的幸运和光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巡视员郭巧敏指出,“河南省肿瘤医院是我省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医院,为全省的捐献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该院积极动员医务人员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目前已有三批近百余位职工申请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而郭菲有幸成为该院第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医务人员不仅在日常工作中坚守奉献,更时刻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周健表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大幅度提高白血病的治愈率,有效治疗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因癌症接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等。我国人口众多,数以百万计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拯救生命的患者正在翘盼望首。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03年完成河南省首例非血缘干细胞采集以来,承担了河南省三分之二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工作,迄今先后完成了510余例,采集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医院前列。

相关内容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成立于2001年,是经原省卫生厅批准的省级血液病治疗中心和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是河南省血液病研究所、河南省血液病治疗中心、河南省干细胞研究中心所在地,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国红十字会认定的国家首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和移植单位。目前,开放病床350张,分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儿童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出凝血等8个病区。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在学科带头人宋永平教授和魏旭东教授的带领下,相继建立了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技术平台,制订了相应的诊疗规范,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科室在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慢粒白血病诊疗管理、淋巴瘤治疗、CAR-T细胞治疗方面独树一帜。科室每年收治病人15000人次,先后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非血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等1500余例。(记者宋昆仑通讯员常榕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