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文案完成吸引眼球,激发购买欲望,赢得顾客信任的步骤之后,大部分文案人感觉顾客应该可以放肆的买买买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将重点讲述最后一步,那就是关键的临门一脚,引导顾客下单,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是一篇完整的卖货文案!

完成这一步你将把你过去的思维一一捋直,那些曾经一直困扰你的问题:为何顾客信任了销量还那么低?究竟顾客在想那些问题,为何老在迟疑?那么今天你将在这里找到直接答案,进入实战板块,即刻划走,你将失去的"不仅仅是减少下单率那么简单"!
1.降低顾客的决策得失
加入一堆产品在购物车,这时候顾客就在想,这个月的预算好像有点不够啊,要不等到下个月等发了工资?要不等资金充裕点在买?(付出金钱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部这么贵的手机会不会让人感觉我太爱面子啊,会不会容易给人留下“爱装”的感觉啊,迟疑,心里敲鼓状。(外在成本)

钢琴好有兴趣,看到别人弹的时候就感觉好有意境,唯美极了,但是如果我买了,会不会白买了,从而让它在墙角吃灰呢。(学习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真的不错,写的小巧精悍,但是既要转发朋友圈海报,又要40人帮其转发,才能减掉百分之之八十的价格,估计我凑不到,还是算了吧。(步骤复杂,不简单)

这个冰淇凌看上去好好吃啊晶莹剔透的,但是又怕增肥,形象不好没人喜欢,看了看自己的身材,摇摇头还是算了吧。(健康元素,形象的得与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算了,还是不要买了,所以顾客下单时就是这么纠结,就像一个线圈一直在转圈,因此作为文案人,我们应该准确的识别这些信号,并予以填补,降低这些成本,这样顾客才会毫不犹豫的下单!

2.对比原理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消费者分为两组,分别问这件外套大概多少钱。
A组:你觉得这件外套大概多少钱?然后大部分认为150左右。
B组,你们认为这件外套是高于高于500元还是低于500元?虽然大部分人认为这件外套不值五百,但是他们依旧估出了不太合适的高价格:300元。
看完小伙伴们发现了什么?在这个地方,500元就是一个锚定策略,他能让人们的心理无形中就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潜移默化,无知无觉。
典型的例子:星巴克旁边的依云矿泉水,标价几十元一瓶,那么这瓶水就是一个“锚点”,故意将这个产品价格定的特别高,从而让咖啡看上去很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消费者无法辨知这款产品高低时,他们就会利用同等的商品进行对比,比如价格标准,就是一个衡量标准。

3.稀缺价值

这招在文案中可以说是一招屡试不爽的例子了,那就是限时限量限制身份,就在于打造产品的稀缺性,以及机会难得,利用饥饿营销方式,促进完成订单。
比如xx房产,XX炸鸡店:我们只剩下多少只了,多少套了,再不来的话,就留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日本有一家西装店,就采取了这个方式,首先制定出打折时间,第一天打9折,第二天8折,第三天以及第四天,打7折,直到最后一天打一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按道理来说,或许最后一天来的人应该才是最多的,但是情况让人意外,头一两天,看的人看了几眼,转了几圈就走了,但到了三四天,来的人络绎不绝,如潮水般涌来,但直到最后一折的时候,商品早已销售空空,早已没有了余货,小伙伴,看到这里发现了什么?

4.使用场景

当我们在商场逛街时,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大多数人是属于看到之后,就感觉自己很想要的,但是到了购物车后,就迟疑了,因为,缺一个立马就想要用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告诉你的粉丝,顾客,读者,随时都可以用,因为随时都可以用,那我下次再买来用,反正随时都可以用,也可能下次,也可能永远不会有下次了。那么作为一名文案人,你要做的是立马为消费者设计这些使用的场景,只要使用了这些产品,立马就能享受到使用的快感,以及体验的幸福。

最经典的文案莫过于这个经典的旅行文案:
当你在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在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在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些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写字楼永远遇不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旅行馆的文案就是如此经典,通过两种场景呼唤人们走出写字楼,去看看世界,看看未来。

好了,今天要介绍的到此先告一段落了,我是苏晓,社群空间站站长,新媒体多平台写作者,想了解更多商业 社群 营销等相关的知识点,那么关注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