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孩子爱顶嘴,父母被“怼”哑口无言

《放学后》中有一期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讲的是孩子太爱顶嘴,爸妈无计可施。

节目里,孩子正对着五线谱在认认真真地练琴,孩子爸爸听着孩子心不在焉的练琴声,气恼地围着客厅转了好几圈,最后终于忍不住拿着毛笔上去指导孩子:

“你看看你这小提琴拉的,动作也不对,音也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昂首挺胸,一脸无赖地看着爸爸:“我没错,都拉到这里来了!是你没认真听!”

孩子爸爸无奈,拿毛笔指着琴弦给孩子纠正错误。孩子感觉自己被毛笔指着,有伤自尊,要求爸爸放下毛笔。爸爸听孩子语气挺冲,问了一句:“你今天吃了枪药呀?”

孩子立刻鹦鹉学舌:“你今天吃了枪药呀?”

爸爸见孩子顶嘴,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你再给我顶句嘴呀?!”

孩子像是较上了劲:“你再给我顶句嘴呀?”

爸爸被气得血压飙升,吼了一句“不想学就别学”,然后进屋去拿了血压仪过来,当着孩子的面测给他看,结果高压162,低压100,已经是比较严重的高压状态。

节目里孩子爸爸被气得七窍生烟的样子我也曾有过。

很多时候孩子不懂你在气什么,复读你的话只是因为好玩,殊不知父母被孩子“怼”,不仅是权威受到挑战,更是面子扫地的大事,让人分分钟想把孩子暴揍一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为什么说孩子爱顶嘴是好事?

我们家小时候是不允许顶嘴的,所以我一度很羡慕那些允许孩子顶嘴的家庭。

因为允许孩子“顶嘴”,一方面代表了家庭有足够的民主,父母和孩子能够平等交流;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会比较强。

就好比前阵子被父母责骂,反而有理有据“教育”父母的小女孩——“你们怎么能用这么粗俗的话来骂我呢?读了这么多年书,还不会用古诗词来骂人吗?你们这样我怎么学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虽然表面上在顶嘴,但是所说的话却是站在“文明语言”的角度,挑战父母“说一不二”的教育权威,思路清晰,头头是道。

著名演员董洁在参加《妈妈是超人》时,曾透露过自己的育儿方式。

无论是儿子偷吃糖果,还是不小心把狗粮拿出笼子,她都是劈头盖脸一顿说教,孩子从不会顶嘴,而是会立刻道歉。

虽然看起来顶顶是家里的“乖宝宝”,但是他这样迅速认错的行为,也让董洁十分头疼。

“他会觉得,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能把我怎么样呢?”

像他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往往认错越快,越认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一味屈服权威不说,更压抑自己的情绪,把“对不起”当成万金油。用“对不起”堵住父母的口,拒绝和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所以说,爱顶嘴的孩子,往往更愿意与父母进行交流,甚至产生冲突,而父母也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改善孩子的表达方式,帮助孩子从“爱顶嘴”的皮娃转变为“爱思考”“好沟通”的聪明宝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爱顶嘴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上大学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就是“绝不顶嘴”的包子性格。

课堂上,她因为刚参加完竞赛,忘记带课本,被老师单拎出来骂了近十分钟;

学生会活动上,集体服装出现了问题,班委把锅推到负责舞蹈的她身上,她也只是弱弱地解释一句,别人稍微凶一点,她霎时就埋头不言;

上班后,工作问题出现失误,哪怕不是她的责任,她也安静听领导的责骂,从不顶嘴......

认识她这么多年,她一直是父母口中的温柔软糯的“乖宝宝”,但她所有的苦都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看到她发一些负面的朋友圈,我就会扪心自问,我想要的,真的是一个不爱顶嘴的乖孩子吗?

反观小叶子隔壁班的体育委员,就活得洒脱许多。

两年前他跟小叶子一起加入小区的篮球俱乐部,在儿童组里成了朋友。

每次教练所教的动作不到位,还要求他们照做时,那个体育委员就会顶嘴,反驳教练的说教,说出自己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教练不屑于搭理这个小屁孩,后来俱乐部一个老教练看到这边两人在争执,过来听完原由后,替小孩说了两句话,然后把小孩捞到了自己的组里训练,现在那个孩子已经是市篮球队的预备成员了。

就连著名球星科比的教练,也曾戏谑地评价他:

“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孩子,有没精打采的,有多动症的,却从没见到过一个像他这样敢跟我顶嘴的。”

爱顶嘴的孩子,往往思维更加活跃,也更敢于挑战权威,创造属于自己的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顶嘴的孩子,也许在形式上冒犯了长辈,但是相较不爱顶嘴的乖宝宝而言,会更加聪明和勇敢,也更好教育。

懂得如何迎接孩子每一次顶嘴和冲撞,并巧妙化之为春雨的父母,最能养出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