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汝青釉双系罐

高11厘米,底径7厘米。罐外施釉不到底,罐内施釉也不到底。经鉴定为元代产品,元代的战争使汝瓷质量明显下降,开始烧造民用产品,直到停烧。由于民汝存世稀少,此罐也非常难得,遗憾的是此罐有一冲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中国瓷器发展到宋代,是单色釉烧造的黄金时期。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产品,代表了宋代陶瓷艺术的辉煌成就,对瓷业的影响特别大,为收藏家及爱好者所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汝窑的烧制时间始于宋初,元末停烧。它继承了唐和五代时越窑釉色,又掺入玛瑞末为釉,使袖质细腻滋润。卵白、天青、豆青、虾青和色中往往微带黄色。尤以“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更有“天青云破处"之美称。汝窑在装饰上吸收了隋唐时期釉下刻、划、堆、贴等传统工艺,创造了印花的特殊风韵,并采用支钉托烧叠烧法。汝窑瓷质坚硬,胎色多为深灰、烟灰、香灰等色,并施护胎釉,以达到青釉的呈色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宋晚期官方还设立御窑,专为宫廷烧制贡瓷,使汝窑制作达到顶峰,其工艺细致入微,裹足支烧,支钉细小如芝麻点,通体施釉,绚丽多姿,造型也多种多样,有瓶、洗、盏、盂、尊等,多为珍品。目前全国范围发现流传至今的传世品只有65件。

金元时期扒村窑白地黑花双耳罐

高12厘米,直径11厘米,黑白分明,制作精美,画风肆意流畅,经鉴定为金元时期扒村窑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家点评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较大的民窑,其产品深受人们的欢迎。河北磁县治子村为其发祥地,该村与河南省安阳观台镇隔河相对。磁州窑主要生产民间生活用品,瓷土未经精选,烧制过程较简单。在胎釉之间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这是它最富有特色的工艺之一,由于有化妆土衬在釉下,显得黑白分明,釉面平滑柔润,洁白美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禹县扒村窑是禹县最大的古窑址之一,以出产白地黑花瓷为主,颇负盛名。1950年陈万里先生曾来此调查,1964 年故宫博物院冯先铭等人也来此调查过。扒村窑善于利用施白色化妆土的方法,粗料细作,精益求精。其作品实用、经济、美观,合乎当时群众的需求。扒村窑也有自己的特色,那就是多彩,加褐彩或加红黄、红绿彩,使瓷器更美观,有“加彩之精,加彩之美”的美称。其白如蜡,黑如漆,绿如翠,是磁州窑系中出类拔萃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