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是生命之源!

喝什么样的水才安全才健康?这种伪命题只有网上的伪“砖”家和杠精才去讨论。(本文只做讨论之用,表达有不完整请谅解,不做为抬杠之用。原文是作者博客,整理发文。)

严格来说,只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饮用是没有问题的,不要迷信网上专家所说某种水含有的某些“有益”元素(物质)能给你带来多少好处。相反,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不应出现在的水中的物质反而常常成饮用水中的常客。那么自来水中哪一些物质是必然存在,哪一些又是不速之客呢?

首先是钙/镁离子,也称为硬度,是水中必定存在的一个指标。只在采用天然水作为水源,水中就100%会存在硬度,只不过按区域或来源有大小之分,低的几十PPM,高的几百PPM,GB/5749中是有规定自来水硬度要小于450PPM,大部分地区的天然水源都会小于这个值,但是不排除个别地方的水硬度远高于这个值。

其实,高硬度饮用水不至于出现饮水安全问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过高硬度的水会却带来诸多不便,像水垢,水口感不佳等。

其次是余氯(消毒剂)残留,这是唯一一个人为添加的物质,属于必须有但不能太多的物质。其作用主要是消费和控制细菌增加,残留氯(或其他消毒剂)用于保障供水过程水质细菌不超标,消毒剂残留在水中坏处就是有异味,可能会刺激皮肤,也可能与一些污染物反应生成有害物质(比如氯就是这样),它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物,总得来说利大于弊。

可以这么认为,在自来水出水龙头之前,我们希望余氯是存在,但是在水出水龙头之后就不太乐意看到这玩艺了。这个让人爱恨有加的物质倒是很容易处理,市场上的净水器或净水水龙头都可以将它轻松去掉。(常见的自来水消毒剂残留有余氯、总氯、二氧化氯、臭氧等其作用类似)

氮类物质,常见的无机氮类化合物像亚硝酸盐、氨氮、硝酸盐,也是几乎存在在自然界的水源中,特别是地表水。除亚硝酸盐有强烈毒性外,氨氮与硝酸盐氮没有太强烈的毒性。在自来水中,这类物质在经过处理后含量不会很高,不足以产生有毒作用,即使是亚硝盐也不会。但是作为水源杂质指标,往往能反应出水受污染的情况,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地区的地表水,氮类指标可能会偏高。

金属离子,这个就比较广了,它们种类与含量或多或少,在存在各种水源中,像地下水常见的铁、锰离子,地表水往往会因为污染带来的各种金属离子,铜、镍、铬、银、铝、锌、汞、隔、铅、砷等,金属离子不会像有机物那样能降解,特别是重金属还容易富集在生物体中,所以一般不希望在自来水中少出现这类物质。

非金属离子,像氟、氯、碳酸根、磷类、含硫类、氰等等。这类物质往往与人为污染有关,但是比起金属离子,它们中有有一些是可以自然降解或反应成无害物质,但是从饮用水安全看,还少有为妙。

有机物类,多数属人为排放造成的,理所当然属于不受待见的物质,像油污、苯类等,2014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中的主角就是这类物质了。

最后也是隐藏最深的一类,药品、农药、激素等水中残留,以前这些物质都不存在,因为他们都是人工合成产品,不会出现在自然界的水中。但是随着农业自动化发展,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随雨水渗到自然界中,肉类中的激素会随着人体的吸收排放转移到自然界、各种药物也会随着丢弃与排泄物转移到自然界,这些东西到了自然界会在水中富集,而且目前的检测要求或国标对此类物质都不是很重视,是目前最值得警惕的饮水杀手。

饮水安全是一个很大问题,过分敏感与视而不见都不是正确的态度。首先明确的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的自来水即可作为饮水来源,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额外净水设备,特别是城市二次供水或水源质量不稳定的地区,它能够为饮水安全增加一道保障。另外也希望国家立法设立更高的水质安全标准与开发更好的水处理工艺,将更多不受欢迎物质拒之“水”外。

同时大家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对饮水安全问题过度敏感,一味的认为国内自来水/饮水水源一定很糟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