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基本粒子的性态,科学家们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粒子对撞机,它们的作用就是利用两个粒子对撞后产生的碎片来进行研究,粒子的速度越大撞击的程度越剧烈,产生的碎片也越多。那么很多人想知道,粒子对撞安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类对于微观世界的研究还要追溯到显微镜被发明之前,但自从显微镜问世之后,人类仿佛获得了窥探微观世界的“钥匙”,开始深入研究微观世界。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不再局限于细胞水平的微观物质,而是向更基本的组成单位进发,从而在分子水平和原子水平,甚至是更细微的层次去研究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物质都由基本粒子组成,要想在粒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就需要对基本粒子进行深入研究,那么科学家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呢?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竟然是利用两个高速运动的粒子撞在一起,然后研究它们的性态。于是各种各样的粒子对撞机开始被研发了出来,发达国家一般都有大型的粒子对撞机,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例如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粒子对撞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正如其名,将粒子的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让它们相撞,粒子碰撞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碎片,科学家正是从这些碰撞后的碎片中窥探粒子的世界。按照原理来说,如果两个相撞的粒子速度越大的话,那么碰撞的程度就会越激烈,产生的碎片也会越多。就像两辆车相撞,如果它们在相撞之前的加速度和速度越大,那么相撞之后造成汽车毁坏的程度就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最强的粒子对撞机已经投入运行长达10年了,这十年来它通过粒子碰撞让科学家们探索到了许多宇宙的奥秘,比如他们证实了上个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希格斯提出的希格斯玻色子理论。不仅如此,它还承担了一项有着深远意义的任务,那就是帮助科学家研究宇宙的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在这方面也有所发展,我国曾经建立起了一台环形的正负电子对撞机,它的问世直接让中国在这方面的水平提高了很多。据介绍,这台环形粒子对撞机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粒子能通过里面的环形通道来获得加速的距离,加速距离越长最终获得的速度就越高,产生碰撞的效果就越好。然而正当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热衷于利用粒子对撞机来研究粒子时,来自英国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认为这种装置给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极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如果整个粒子对撞实验操作出现失误的话,粒子的对撞失败就很有可能造成空间的撕裂,间接导致黑洞的出现。如果实验室里出现了小黑洞,那么用不了多久它就会发展成大黑洞,最后把整个地球反噬掉。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粒子的碰撞还会产生一些奇怪的物质,科学家目前还不明确这些物质是什么,但它们有可能会导致地球变成一颗拥有极高密度的小球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对这位科学家的言论提出质疑,但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早前就已经出面证实了,粒子对撞实验的失败是有可能产生黑洞的,但它不至于将地球反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