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子说历史

如《左传·僖公五年》中所描述的:“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 虢 之谓也。”

有一个地方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同“唇”一般,作为我们在面对其他国家时的一个屏障,因此一旦是这个地方出现问题的话,那么我国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千百年来,只要是这个地方出问题,我国必乱,无一例外!

没错,那就是朝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一种常识性问题了。过去,中国人便常常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字眼形象地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也说明了朝鲜半岛对中国安全的特殊重要意义。

因此,朝鲜半岛的意义,可以说是贯穿中国的整个历史进程的。但在各个历史的不同时期其意义却又不尽相同。如今新世纪已经降临了,而随着国际局势和亚太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朝鲜半岛自身在新世纪的新变化,朝鲜半岛与中国的特殊关系和战略地位也将会出现新的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观察东北就可以看出,朝鲜半岛的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了。光地理位置来说,他就是中国在地理上和西方的战略缓冲区。而其后的中国东北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最为肥沃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其无论是自然资源或者是战略地位,都是极为优越的,但是由于其冬季极为严酷的气候,因此东北地区一直人烟稀少。因此东北地区面对其他国家是不太安全的。

不过,好在其前方还有朝鲜作为缓冲。它能够让广大的东北地区成为战略后方,并且保证东北的电力以及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安全。如果东北是前沿的话,那么东北的力量将被吸住,不能放手发展,从而导致华北和首都北京都处于不稳定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没有东西方碰撞时,朝鲜半岛只不过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缓冲地段,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因此清朝早期没有“统一”朝鲜。而东西方碰撞之后,其地位便大大升高,这是前人无法预见得到的。进入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西方各国便纷纷登陆朝鲜半岛扩大其在朝鲜的势力,朝鲜此地就是太平洋与亚欧大陆的交界口之一 ,因此其战略位置相当抢手。

然而,在历史上。以中俄为代表的陆权大国,与以日美为代表的海权大国,都曾围绕朝鲜半岛的问题进行过激烈的斗争。

而这些历史告诉我们,作为中国的邻邦,朝鲜半岛若是被其他大国掌控,那么中国东北、华北、华东等多个地区必将直接处于其他大国的压力之下,中国的战略回旋空间也势必被大大压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在1894年6月,一部分清军进入朝鲜,而后日军随着进入朝鲜。等到7月23日,日军便突然进攻汉城,冲进了王宫,俘虏了高宗以及闵妃,组织了以金弘集为首的亲日派政府。并且将大院君推上台做傀儡。

然而,虽然闵妃被日军软禁了,大院君也被日军推出来当傀儡。但是闵妃还是偷偷派人去慰问清军将士,大院君更是在暗中向清军传递一些军事情报,只不过,后来大院君的事情被日军发现,他也就下台了。

之后,等到1894年9月时,清军接连在平壤之战以及大东沟海战中输给了日军。从此,陆军便一溃千里,而北洋水师也就只能保船避战,并把黄海的制海权拱手让给了日军。于是战火随即向北推移,烧到了中国的辽东半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拼了命的保护朝鲜半岛的原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人有达到240万。其中,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有190万,而补充兵源则是近50万,共计240万。

并且,据有关统计,中国为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一共消耗各种作战物资有560余万吨,战费超62.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的25亿美元。死伤人数便更不用提了。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如此勇猛,其实也是担心朝鲜半岛一出问题,中国必乱的事实。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左传·僖公五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