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编记得从小就有参加各种军训的经历,小学毕业前、中学入学前、大学入学后等,每次军训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是,有个孩子却在军训中被教官打了,而且教官的行为有些过激,具体详情,我们一起看看。

事件:孩子参加新生军训,食堂打饭与教官起冲突,言语矛盾后被教官勒脖子猛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广东新闻现场报道,王女士的15岁儿子李同学今年下半年准备上高一,在8月19日参加了学校安排的新生军训,但是在基地军训的某一天,大家训完一起去食堂排队打饭的时候,李同学主动帮一桌的同学打饭。一开始他是排着长队等待的,这时,旁边的厨师开了新的一锅饭,看着自己这边的队伍还这么长,新的打饭窗口又刚刚打开,正常我们都会去新的一边打饭。这时,李同学过来新的队排了起来,而跟在他后面的陈教官也过来排队,可是陈教官突然抓住李同学的手,呵斥他插队。感到被冤枉的李同学就和教官理论了起来,没想到教官直接把李同学的饭和粉扣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教官责骂后,李同学有些不服气,在接下来的军训中,他故意说:“教官没有脑子,把排队说成插队。”没想到这句话被陈教官听到,彻底激怒了陈教官,接着,陈教官就走了过来,勒住李同学的脖子,把他按倒在地上,并骑在他身上猛捶。这件事等军训后,当王女士去接儿子时,发现其手臂和脖子有伤,但一开始以为是军训受伤的,没多想。没想到第二天,她从婆婆那听到一席话,彻底震惊了。婆婆告诉她儿子性情大变,独自一人喝了3瓶啤酒和1瓶红酒,并扬言要杀了陈教官后自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女士再也忍受不了,儿子虽然平时很好强,但这次情绪大变,她急忙找到学校讨说法,学校联系到训练基地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陈教官之所以打李同学是因为李同学骂脏话,但是陈教官打人毕竟不对,而且还表示陈教官是临时教官,目前已经将他辞退。王女士听完不能接受,表示事情没查清楚就随便辞退教官,这不是在掩饰问题吗。同时王女士了解到,孩子出事后,学校让孩子保持冷静,还扬言如果告诉家长,就会给他一个处分的处理。但是记者并未从学校得到证实,目前,这件事相关部门还在沟通处理。

网友态度:又是临时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事件无疑让人很不满,教官虽然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但是不应该公报私仇,作为成年人更不应该对一个未成年人下手。有网友表示每次出事就说临时工,有网友表示学校一样不负责任,处理事情太消极,有网友表示这事有很多疑点,但是孩子的心理问题要先解决,还有网友表示应该让肇事教官亲自对孩子道歉。小编认为,网友们的态度说得没错,这件事毕竟是孩子和教官之间的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肇事教官如果还是男人,应该勇于出来认错。

观点:教育的事,应从教育者身上下功夫,别出事了就推脱,对孩子的影响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起事件,小编认为陈教官作为成年人,却用过激行为处理事情,可见身体强壮,素质却十分脆弱,这告诉我们,要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凡事三思后行,气头上的决定永远是成本最高的决定。军训基地直接开除肇事教官,而不是抓他去和学生道歉,不管教官是不是临时工,毕竟是基地的人,这样做严重伤害学校和家长对军训基地的信任,也严重损坏自己的形象。学校方面处理事情具体说法目前不得而知,但是仍然是有些消极,应该及时开导孩子,并在发生事情之后第一时间通知家长,不应该隐瞒,这样的学校,家长们怎么放心把孩子交给他们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李同学,小编想说应该及时去看心理医生,未成年人受到暴力行为而产生的阴影,如果不及时开导消除,可能会扭曲人格,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教孩子遇到问题不能硬碰硬,出口辱骂更不对,应该把证据保留下来,适当时候找对方谈话或者寻找学校、家长帮助。其实我们都知道,双方都在气头上,才出现硬碰硬后果,如果双方有一个人先让步,先道歉或者好好沟通,也许还能成为好朋友,而不是互相仇视的结果。

结语:别让军训暴力再出现,别辜负家长和孩子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这起事件能够提醒到学校和一些军训基地,对待不同训练群体,不应该采用一套标准,甚至不能用蛮力、武力和暴力解决任何问题。在聘用教官或者老师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人品,不要让鱼目混珠的低素质者辜负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影响自己单位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