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清清

男篮终于公布了12人大名单,具体若下:内线:易建联、周琦、王哲林和任骏飞;锋线:阿不都沙拉木、翟晓川和可兰白克;控卫:郭艾伦、赵继伟、赵睿、方硕和孙铭徽。从球迷热议角度来看,沈梓捷落选颇令人意外,带五控卫更让人难理解。我们从三重角度分析,李楠如此举措除客观原因(伤病)外,更多层面或因郭艾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篮12人大名单出炉

丁彦雨航和周鹏的伤是客观事实,故三号位实力受损,而还有两天即开战的时间上限下,李楠只能从现有阵容想辙,赵睿从身体对抗到个人能力可临危受命,对巴西之战乃印证。若此,郭艾伦背后就缺少一名突破型替补,鉴于孙铭徽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突破能力,可担负此任,所以,从赵睿可能被推上三号位(实际是两大三小阵容)角度看,李楠有必要带上五控卫。

球迷会反驳,沈梓捷顶到内线,任骏飞推至三号位亦可弥补周鹏受伤空白啊,一方面沈梓捷的特点令球队无法实施防守反击战、推速度;另一方面,诚然任骏飞的身高适合三号位,可自入职业生涯以来,他从未打过三号位,亦难发其起特长、且三不稳,故此方案不适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梓捷遗憾离队

再回到李楠执教以来战术思想层面。自带红队至国如今国家队,比赛过程印证,李楠是不断向世界化的小球靠拢:周琦与易建联拉出去投三分,王哲林打替补,直接裁掉没有三分能力胡金秋,只要有机会就抓防反、推速度,李楠每步举措都是尽量提速,若此沈梓捷相对较慢、无三分缺陷,让他较五控卫就相对吃亏了,故李楠只能忍痛割爱。

再回到实际赛场,从美国拉练至今,男篮一个软肋,郭艾伦为首的控卫群,在对手打防反时屡屡实施被迫性的战术犯规;诸强皆在小球化体系下,我们的控卫常常被错位强打,由于没有出色的对抗能力,郭艾伦和赵睿们也屡屡只能以犯规遏制,若此,郭艾伦、赵继伟和赵睿三名主控常常陷入犯规麻烦,为化解这一被动困境,多带一名控卫亦是有备无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上孙铭徽,为郭艾伦准备

至此再审视李楠为何宁舍沈梓捷却带上五控卫?易建联、周琦和王哲林无意外,已可撑起男篮内线之余;周鹏的意外受伤令三号位告急,赵睿或将被迫顶到小前位置,这就需要孙铭徽来补位;而男篮控卫线还常陷入犯规麻烦,亦需保障控卫线深度,三因共同作用下,李楠只能忍痛割爱舍弃沈梓捷,索性多带一名控卫,一切为了发挥郭艾伦外线攻击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