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脏开窍于五官——肝开窍于目,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五官之中,孩子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鼻子和嘴巴,也就是孩子常见的小毛病多与肺、脾相关,关于孩子嘴里的问题呢我们从口气、口水、牙齿三个方面来分析……

01孩子有口气

排除孩子食用了重口味的食物、以及口腔卫生不良的原因外,孩子仍有口气,这时你就要率先考虑孩子是不是有以下三种问题:

1、口腔疾病,比如口腔溃疡、牙龈炎、口腔黏膜感染造成异味,

2、呼吸道疾病,比如化脓性呼吸道炎症所产生的脓性分泌物会通过呼吸道排除异味。

3、脾胃疾病,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前面提到“脾开窍于口”,孩子脾胃不和时直接关联到嘴巴,脾胃失和会导致积食、便秘、消化不良然后造成口臭。积食是指中医的一个病症,小儿食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暴饮暴食,过多地喂给生冷油腻食物,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不能正常的腐熟水谷,停聚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针对孩子积食导致的口臭问题,推荐一个药食同源的小儿消积方子——焦三仙,即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三岁以下的孩子各取3g,三岁以上的孩子各取6g,加水煎服。虽然这是药食同源的方子,但这并不表示可以经常当成保健品让孩子喝,脾胃问题三分治七分养,还是要在饮食上多多注意,少吃生冷、油腻、刺激性的食物、冷饮垃圾食品少吃,也不要让孩子吃的太多或者太少,控制好每餐的摄入量均衡。

02孩子流口水

很多孩子都是“口水娃”,白天口水总挂在嘴边,围嘴一天能换好几条,还有的夜里睡觉流口水,除了换牙期间不可避免的生理性流口水外,一般随着孩子长大乳牙渐渐长齐流口水的现象会减少消失,但不乏一些孩子长大了还是有流口水这个问题。

首先不管孩子多大,流口水都很容易长口水疹,但要注意不要老是用纸巾去擦,频繁的擦拭会破坏孩子稚嫩的皮肤角质层,导致皮肤屏障作用变弱易受到细菌侵害,建议使用湿巾轻轻擦拭,除此以外也要做好保护肌肤的工作,可以在下巴唇周涂抹凡士林或其他润肤霜。

小儿流涎中医称“滞颐”,中医认为“涎为脾之液”,多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没错这个问题也和孩子的脾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而这个后天之本将来够不够用,好不好用,全看小时候有没有养好,健脾是中医儿科最常见的一个词,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出自脾胃失和,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手足口病、水痘、口角溃疡导致的并发症。

对于孩子流口水这个问题,临床上采取推拿和外敷法较为常见,在这给大家推荐两个更简单的办法——益生菌、泡澡。无论是脾胃积热还是脾胃虚寒都可以通过益生菌来改善,大一点的孩子嚼着吃,小一点的宝宝磨成粉泡水吃。泡澡呢主要也是帮助孩子排除体内邪气,注意不要在晚上,不要在比较凉的环境下给孩子泡澡,使用针对性的泡浴方有驱邪扶正的作用,简单理解就是孩子身体里乱七八糟的邪气阻碍消失,在免疫力抵抗力提高的同时对生长发育也有帮助。

03孩子牙齿问题

很多家庭在孩子吃这件事上特别精细讲究,食物要煮得烂、肉要剁成泥、水果要榨汁,以至于孩子缺少咀嚼,牙齿的咬合能力就会比较差,颌骨得不到锻炼,等到换牙时,新牙长出来了,乳牙还很顽固没脱落,就出现了双排牙的现象。

有些家长认为乳牙反正迟早要掉的,暂时长双排牙也没有关系,这个想法是大错特错的。第一,影响到口腔卫生,双排牙不好清洁容易细菌发炎或者蛀牙;第二乳牙会影响到恒牙,导致恒牙歪歪扭扭不整齐。

孩子的咀嚼能力锻炼是不可忽视的!一般一周岁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将一些事物切成小块来吃了,然后慢慢变成大块些,再到不需要刻意切块。一般来说,两岁半左右的孩子乳牙基本都长出来了,这个时候可以多让孩子啃啃苹果、玉米这些有营养也好消化的食物,可别天天拿个大排骨让孩子练咀嚼能力!

除了双排牙以外,最常见的孩子牙齿的问题还是蛀牙,大部分人认为蛀牙是因为甜食吃太多了或者口腔不卫生导致,其实在中医上来说,牙齿跟肾息息相关,肾又和脾关系密切。脾气虚的孩子往往咀嚼无力,且蛀牙率也远高于脾胃功能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