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ICV(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即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并最终可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如今,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处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也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广阔市场引发资本布局浪潮

根据美国BCG预测,智能网联汽车从2018年起,将迎来持续20年的高速发展黄金期,到2035年将占全球新车市场的25%左右,产业规模可超过770亿美元。目前,谷歌、百度、华为等技术巨头相继推进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计划,知名汽车公司纷纷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全球资本对无人驾驶领域的预期不断升温,投资并购事件不断,资本市场十分活跃,近三年内涉及总金额已突破千亿美。2018年也发生多起收购、并购和投资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金额TOP50的投资事件总投资额就已突破150亿美元。

车联网测试示范进程明显加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加速融合

智能化(自主式)和网联化(协同式)均存有一定技术局限性,单纯依靠汽车智能化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而网联化能从时间和空间维度突破自主式系统对于车辆周边环境的感知能力。因此,通过将智能化与网联化有机融合实现无人驾驶存在更大的可行性(即“车路协同”),同时也能极大地提升车辆的自动驾驶水平。在时间维度,通过V2X通信,车辆能够提前获知周边车辆的路牌、红绿灯等交通控制系统信息以及气象条件、拥堵预测等更长期的未来状态信息,帮助自动驾驶系统“预知”行车条件。在空间维度,通过V2X通信,车辆能够感知交叉路口盲区、弯道盲区、车辆遮挡盲区等位置的环境信息,帮助自动驾驶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周边交通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路协同”技术将车、路、人、云、环境等要素有效结合,使各自产生的数据能够被灵活地运用,不仅有效解决用户所遇到的出行问题,同时对公路上产生的各种交通状况也能够提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从目前的一些企业布局来看,百度从2016年底开始路协相关研, 2018年9月,百度又宣布百度阿波罗将于年底开放车路协同方案;福特在2017年着力于中国道路的车路协调方案探索,并已经在上海进行相关测试;深圳 Roadstar公司专门致力于解决中国道路环境方面的自动驾驶问题,加速车与路的配合;华人运通在公司成立初期就已经布局“三智战略”,即智能汽车、智慧城市、智捷交通。车路协同发展已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

"5G" 助推车联网全面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9月,位于北京房山区的中国第一条5G自动驾驶车辆测试道路开通,该道路可提供5G自动驾驶所需的5G网络、5G边缘计算平台、SG-v2X能力、SG高精度定位能力,帮助科技创新企业开展网联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生产、质检测试,为5G自动驾驶产业打造良好的研发、孵化环境。首期道路开放长度10公里,可同时容纳10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验证、测试工作,能够有效缩短自动驾驶车的研发周期,帮助企业降低自动驾驶车的研发投入。5G网络解决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容量问题,大体积文件可在几秒之内传输完成,车载导航的精确度将大大提高,车载系统的渗透率和普及率也会得到提升,将推动车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自动驾驶运营车优势逐渐凸显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多针对私人乘用车,但受限于政策和技术因素,以及我国道路交通情况复杂(混合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广存在较多组碍。但对于机场、港口、矿区、工业园和景区等特殊区域,行人和车辆少,车速低,道路条件相对简单,并且不属于社会道路,受交通法规约束小,易于实现自动驾驶。国际上Navya,Easymile等已推出自动驾驶园区车,并在机场、学校、景区等特定场景展开运营。特殊场景下车辆的自动驾驶技术优势凸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社会道路将逐步允许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特殊场景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比较容易过渡到运营车辆 (商用车、共享出行等)场景,可降低自动驾驶的应用难度,能够为自动驾驶技术在互联网专车、互联网货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长期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发展最终会实现自动驾驶和车与万物互联。车联网作为汽车“五官”,可以更有效的了解汽车外部环境和内部运行状况,人工智能作为汽车“大脑”,根据信息综合判断做出决策。车联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提,而车联网的应用在自动驾驶时代会得到更充分发展,例如卫星导航将使用高精度地图来提高精度,自动驾驶解放了驾驶员的注意力从而可以使用更丰富的车载娱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