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冷宴风气再添一个“怪像”,以往人不到,现在礼也不随了

在每年的这个时间里面,农村都会出现办宴席的高峰期,各个店子都是爆满,在这个时间段主要是这两类宴席,升学宴和喜宴。在开学季升学宴比较多,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家里的子女考上大学,这是家里近期最重大的一件事,堪比小孩结婚,因为在农村能出一个大学生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农村小孩上大学还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也是家里的一件大事,在几十年前农村如果能够出现一个大学生就是整个村子的喜事,一定会大办宴席,虽然现在大学生不是怎么很稀奇,可是每个家里还是会举办宴席,把家里的亲朋好友叫到一起吃一顿饭,分享一下自己心中的喜悦。升学宴这个词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虽然时间有点短,但是来头可不小,以前的农村大家都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扶持,农村的宴席慢慢的变了质,不像以前那样有宴席的气氛,那个时候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上门帮忙,搬桌子的搬桌子,搬凳子的搬凳子,摘菜的摘菜,刷碗的刷碗,都是各司其职、有说有笑的,非常的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农村办宴席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这样也让很多的人对于参加酒席的热情降低,农民从必须到场捧场变成了找亲戚帮忙带礼金或者只是在事前打个电话说有事实在是不能到场,简单的寒暄了几句说几句恭维的话。这几年甚至变得不仅人不来,礼金也不会让别人帮忙带了。曾经农村举办一个宴席都是大半个村子的人都会参加,现在连亲戚朋友都不来捧场了,这样的现象让很多的农民都想不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人情味变淡事首要原因

人情味变淡了,这一点我相信现在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因为现在不像以前那样有很多的时间去增进感情,都只是在忙于工作,以前农村里大家见面了,都是先问家里的老人现在身体怎么样,再会问现在年轻人在外面工作累不累,这看似很简单的寒暄却体现出了尊老爱幼,这才事我国的传统美德。现在农民见了面就只会问一个月挣多少钱、在哪个城市工作、在城里买房买车没,这样的问候其实是在心里与别人作比较,如果别人比自己过的不好,就会在心里嘲笑对方,反之,就会嫉妒对方。人情味变淡后,宴席不参加也是正常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反正联系不多,随礼是浪费

现在农村人口流失十分的严重,基本上现在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赚钱,尤其是一些很偏的农村,可能现在已经没有人了,成了空村。农民到城市后一般都在城市定居了,也不打算再回到农村生活,所以和老家那边的关系也变淡了,所以都觉得以后反正也不会见面或者联系,根本没有必要随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请假难、礼金贵、宴席多

农民在城市里也不能干一些技术活,只能干一些基础的力气活,不像在单位里的白领一样朝九晚五还有节假日,她们干活都是靠着时间和力气,如果请假即意味着今天没收入,而且现在的礼金越来越重,一次两次还能接受,可是一年十多次,这些农民就顶不住了,所以也就不随礼,不参加了。

关注小编,下期继续为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