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最让我兴奋的是买入一家由喜爱、相信且敬重的人管理的、具有非常出众的经济前景的卓越企业。这种买入的机会很难得到,但我们始终在寻找,寻找过程中,我们的态度与寻找终身伴侣的态度完全相同

巴菲特曾经和很多商界名人合作共事,如美国广播公司的托马斯姆菲、 唐伯克,可口可乐公司的罗伯托格依祖塔,还有富国银行的卡尔理査德等。这些人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才干让巴菲特深感佩服。其实这些成功经理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不盲从,有深刻的独立判断能力,能够在经营理念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立自主能力,所以,他们的企业同样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企业发展状况怎样,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都和企业的带头人——经营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果一个企业拥有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那么,其发展前景就更好,反之,他可能会把企业带入阴沟。

巴菲特在选择投资之前,十分重视考察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素质。他考察企业管理者的时候注重管理者是否具有独立经营能力而不受管理的驱使,是否能够理性决策,使企业沿着正确的经营路线不断发展。

拥有个性而不盲从的管理者,是股票获利的保证。在投资市场存在许多所谓的“惯例”,使得公司管理者产生一种盲目行为——模仿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的行为。管理者必须明白的是,投资者在市场上能够获得丰厚收益的并不多,从众等于追随平庸。

因为市场大众的行为常常是非理性的,甚至是十分愚蠢的。在市场上受“惯例”驱使而放弃理性和独立判断的经营管理者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 循老套路、沿袭旧思路,拒绝在当前的经营方向和方法上做任何改变;

(2) 在每项业务上,不管经理人员的筹划有多么不明智,都能很快获得由工作人员悉心准备的内容翔实的关于利润率、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的支援;

(3) 盲目模仿、攀比同类公司的行为,包括扩张、并购、奖励、提高薪金等;

(4) 无计划、无步骤地用光所有可支配的资金。

巴菲特认为管理者进入误区有四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1 )大多数管理者不能控制自己行动的欲望,从而产生冲动过激行为,在企业扩张并购中寻求近乎发泄的快乐,这正是管理者的死穴;

(2) 大多数管理者总是不断把自己企业的销售、盈余以及经理的薪金奖励等和其他同类企业相比,而这种比较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

(3) 大多数管理者常常高估自己的管理能力;

(4) 对习惯性规则的解释人云亦云,不动脑筋,生搬硬套地模仿。如果有三家以上的公司采用相同的方式处理问题,那么,第四家公司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做。

巴菲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不是腐败或者愚蠢导致这些公司的管理者难以抵挡那些会导致毁灭的非理性行为,而是习惯性的力量使得这些公司经理盲从,难以摆脱那些糟糕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