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几千元买部新款手机,最后滚雪球成数万元债务,这就是时有所闻的“非法校园贷”。为引导大学生远离“非法校园贷”,进一步遏制这一校园“毒瘤”,9月12日,2019年湖北省暨武汉市防范和处置“非法校园贷”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武汉工商学院举行,活动由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北银保监局、省教育厅、武汉市政府等联合主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北银保监局表示,将按照“小额、方便、快捷、高效”原则,探索建立省内大学生信贷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完善大学生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校园正规银行信贷产品供给,降低贷款办理门槛,力争按照每个学生消费贷款5000元左右标准,向全省大学生投放80亿元至100亿元消费信贷,满足大学生正常消费信贷需求,以强有力的正规金融供给驱逐不良网贷毒瘤。

如何看待湖北100亿消费贷投向校园?

一、

金融专业学生,来答一个。

一句话,金融行业真的惨,蚊子腿肉都要吃,而且吃相难看。

是一种吃相难看但是有机会成功的金融产品。

先补充一个知识点,银行贷款是为了赚利息,但贷款最怕信用风险,就是贷款了,因各种原因收不回来。所以在放贷时谨慎又谨慎,因为如果一笔贷款成了坏账,那么这笔贷款放贷过程中,所有签过字的人都要受影响。

设计这个消费贷的人,一定程度揣摩了大学生和其父母的心思,熟悉大学生的现状,对症下毒。

首先,一个大学生想要超前消费,为什么不自己赚或者向父母要,而是去申请消费贷呢?申请消费贷是要交利息的。是因为赚不到或者父母不同意,也就是说,这位虚荣的大学生去申请这个贷款,不会让父母知道,或者父母原本不同意。

这个贷款鸡贼的地方就是抓住了三个关键点:一是我国大学生往往在法律上是成年,有完全行为能力;但是和高中生小学生一样,无经济来源。这就意味着小额贷款可以不让其父母知道。

二是,如果本人还不上,父母会拼命给小孩还钱。这就抵消了信用风险。这就会让父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拖进去。颇有点围点打援的意思。

第三,就是这个消费贷针对的是穷人,穷且爱虚荣的学生。因为五千额度不多,哪怕是普通家庭也是可以攒下来的。

这个的好处是让那些裸贷的去消费贷,坏处是让那些不敢裸贷的也偷偷去消费贷。

而消费欲望是越来越大的,对银行来说,这是老韭菜割完了,新韭菜还在盆里,它就忍不住先去割一刀了。良心大大的坏。

对于官方来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培养起习惯贷款的一代,雪崩时有你的责任。

二、

校园贷的本质问题是学生没有还款能力导致只有借其它贷款拆东墙补西墙,最终陷入还贷泥潭。而官方投放贷款更是加速了学生进入第一个坑的机会,更快的进入还贷泥潭。其它贷款机构对这事恐怕笑得合不拢嘴。

如果真想解决校园贷问题,我倒觉得根本不要官方发贷款了,只要官方规定,但凡贷款给学生的,还不上款一律不负责,最好了。或者引入学生限定的个人破产制度,学生申请破产则直接不用还钱。

这样怕是就没有贷款机构敢给学生放款,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校园贷。

而且这个规定政府付出的成本又不高。

说实在的给学生这种没有收入的群体贷款,本来就是恶性事件,这种事就该政府按死的,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但不按死,反而还主动官方开第一个口子???

给学生放贷可能相当于利用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兜底以及学生较差的自制力来盘剥父母辈的财产。也可能相当于变相卖X。也相当于美国已经爆掉的次级贷。总之,不会相当于什么好东西。

三、

为了防止下一代吸海洛因,我们先给他们喂点儿鸦片吧。

话说我以前和别人讨论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时,说到收入和消费的问题,就说中国其实很像美国,只不过美国两百年走完的路,中国压缩到几十年内走完而已。当时我就说,现在美国的超前消费,一毕业就负债,先花信用卡,一发工资就还信用卡,然后继续借钱过日子,这种生活方式很快就会出现在中国。

等社会征信体系建完,再来个教育产业化、养老产业化,美式生活2.0版就上线了。

至于说什么学生有需求才提供消费贷的,商业逻辑都搞错了。没听说过一句话么:“有困难,帮忙解决困难;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帮忙解决困难。”

少数学生需要借消费贷,然后就给学生提供消费贷,最后必然演变成:“既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借到消费贷,干嘛不把教育成本再提高点儿?那些优秀学生代表着多么庞大的,还没有充分利用的优质信用啊!”

四、

有利有弊吧。

毕竟你不做,总有人要做的!!

至少来说,官方出手还是会比较正规一点,反正学生向来都是香饽饽!!

校园贷这种东西,就算再怎么禁,只要刑罚还不够重,只要还有利益可图,就总会有人越线违规去做的;就类比于“皇色银秽传播”和有钱人想方设法“票宿学生枚“等。

要知道,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在现在这个物质越来越充裕的年代,学生很多时候还真的是“很需要花钱”的,很多方面都急需要用钱,所以“有需求就有市场”。

官方自己主动带头去做一个正规的市场,防止杂鱼烂虾扰乱市场,如果能够真真正正地做好做正规了的话,我个人觉得至少会比过去各种“校园贷”“果贷”泛滥害人的时候要好太多的!

五、

最近的口号提到了斗争。

有一种形势判断,认为中美冲突未来会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对抗,在这个基调下,三十年艰巨,百年超越似乎成了一个新的策略。

但经济确实存在结构性的麻烦,也有一些反思的声音,很微弱,但观点不容忽视。通俗形容,就是社会不能搞成一个巨大的鼠笼,让所有的老鼠们不得不疲于奔命。

又累,又挣不到钱。

艰巨面前,怎样刺激消费?

一个家庭最重视什么,就拿什么作刺激的筹码。

处在过渡期的一代新人,他们的使命,还有三十年。老一辈的储蓄心理,需要让位给他们,借贷消费,要一点一滴培养。

比如花呗,很贴心的工具,连接的是另一个巨大的未来世界:借贷,成为更加疲于奔命的老鼠。

热爱储蓄的上一代老鼠,已经刮净了钱包,空空如也。

培养新一代的老鼠,从校园抓起,正是绝佳的机会,因为他们借贷的习惯,决定了未来三十年经济的另一种奋斗状态:

停步即灭亡。

为了还贷,赶紧奔跑。

产业结构不是拯救的唯一工具,培育出借贷消费的习惯,经济威力更加惊人,这就是即将到来的一场老鼠革命,不管城里老鼠,还是乡下老鼠。

比如,乡下的宅基地,新的政策,又动起了榨油的念头。

一切策略,都要围绕刺激二字。

我们曾经感慨,某国人民身上从来凑不出几百块钱,周身都是欠下的各种帐单,很快,我们的新一代老鼠们,也要与国际如此接轨了。

有一年,四川竹子开花,有一首歌当时唱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可怜的熊猫。

六、

前段时间我记得知乎还在嘲笑加拿大纵容吸大麻(包括我),结果现在中国证腐来了个更狠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金融诈骗算是武汉支柱产业了,光谷那边如果想抓,一抓都是一大片,特么现在官方定向给大学灌毒实在逗我呢,大学生一群几乎0收入的人凭什么去消费贷款,消费尼嘛个鸾子。

七、

不良网贷毒瘤,已经让偌大的校园无法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湖北此番拟向大学生投放的百亿消费贷款,政策初衷与各地持续时间不短的“校园贷”整治一致,区别在于摸排、防范和打击之外的“开正门”思路。通过“加大正规金融服务主动供给”的方式驱逐不良网贷,初衷或值得肯定,但其在舆论场所引发的广泛热议也颇值得深思。

湖北银保监局面向大学生推出高达百亿的消费贷款,可能也并非新的贷款政策,而只是对校园金融产品运行模式的一次整合与调整。据《湖北日报》报道,百亿“消费贷”是当地按照“小额、方便、快捷、高效”原则探索建立动态、持续、完善的校园金融服务产品体系,通过“再造校园信贷产品流程,取消或降低对大学生所在学校的资质要求”的方式来加大正规金融服务的主动供给。但小额、快捷的几千元贷款限额,与当下的一些常规银行金融服务(比如学生信用卡)具体差异还有待厘清,除了国家已经兜底保障的助学贷款,学生消费贷款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同样值得商榷。

必须要说,在一些银行机构的常规操作中,为学生提供贷款(或者办理可用于透支的信用卡)的动力不足,主要是基于对学生还款能力的现实评估。尽管大学生多已成年,但学生贷款或者信用卡的主要还款源依然是家庭和家长。不少地方的国家助学贷款,更侧重以生源地贷款的方式发放,可能也是在从还款源角度做考虑。

因为需要监护人以签字认可来放贷或者开卡,不少在校生的贷款(或者透支)消费的需求被压制,一些不良校园贷于是趁虚而入。基于此,湖北此次正规金融服务的“开正门”到底怎么开,颇值得审慎观察:如果是以降低资质审核标准的方式提供贷款,银行同样可能面临诸多还贷、还款的压力和难题;如果同样需要家长背书和提供还款保障,则是否依然无法与放款标准极低的网贷相抗衡与“竞争”,使驱逐网贷的初衷打折?

换个角度,将大学生“正常的消费信贷需求”做拆解,不免让舆论有所疑问:大学生需要以信贷来满足的消费需求是否还在正常、合理的范畴之内?在经济较好的家庭,大学生正常消费需求多可以得到认可而满足,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需要贷款解决的“正常消费需求”,则需要家庭对贷款必要性和还款能力有商讨有共识。事实上,目前爆出的校园贷悲剧中,也较少出现以满足基本学习、生活需求为目的的贷款,毋庸讳言,大学生贷款消费、透支消费的理念和态度并不值得鼓励。

大学生消费贷会不会形成不好的激励?

更进一步说,此番地方银保监局牵头向大学生投放近百亿的“消费贷”,可能不仅需要为具体操作、运行的银行做还贷风险的预警和评估,还要警惕投放型政策语境下类似ETC办理的任务执行模式。在满足正常消费的初衷下,政策出台主体要有能力、有预案来切实避免出现客观上刺激甚至诱导大学生贷款消费的问题。

不良校园贷以放款门槛低、还款利息高甚至催缴手段恶劣而为人所知,对其中的诸多非法行为需要的是校园与社会力量的密切配合,需要加强执法并保持高压。以“开正门”的思路来改善校园金融供给服务或值得探索,但多元的校园金融服务也同样不能放松对金融风险的预警和对金融秩序的规范,对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客观上这也有助于其养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和健全的责任意识。

近年来,随著非法校园贷的出现,滋生出很多纠纷。仅仅是南宁西乡塘区法院高新法庭,从2018年至2019年4月底共受理了某校园贷系列案631件。“该系列案件收案至今已经审结411件,到今年8月还将要开庭审理校园贷系列案200多件。”高新法庭员额法官滕彬介绍,这些案件有著共同的特点,被告均为在校大学生,贷款金额也较小,多在7000元左右。

高新法院审理的系列校园贷案件,被告多为江西、贵州、广西在校大学生,因通过原告的某业务服务平台购买高档手机后未偿还借款,后被诉至法院。双方签订《××个人借款及商品换购使用合同》,约定被告通过分期方式从原告处获取商品,被告通过兼职方式取得报酬,向原告支付商品的换购使用费,并约定相应的兼职期限与兼职时长。被告每月向原告支付借款利息及管理费,如有逾期,被告自愿每天支付违约金给原告。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发现兼职机会过少,多数人隻能现金还款。另外,APP存在还款了仍显示逾期、违约通知不及时等问题,开始出现未如约支付足额本金的行为。

警方剖析非法校园贷五大套路:强制收费、阴阳合同欺诈、故意制造违约……

非法校园贷是怎样坑害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昨日,记者请教武汉警方,民警剖析了非法校园贷五大套路。

一是强制收费。非法校园贷公司往往以无抵押、利率低为幌子,实际却以各类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名目收费,实际利率极高。如大学生小田借款5000元,12期还款每期还款542元共6504元,然而签完合同才知道还要扣除300元中介费和1000元保证金,到手仅有3700元。

二是阴阳合同欺诈。这类公司还会让借款人签订双倍的贷款合同,声称是行规,只要按期还款就没事。可事实上,借款5000元签下1万元的借款合同后,贷款公司就会通过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打款1万元留下转账记录,有的还会拍照录像,随即让你退还多打的钱,但这些合同、转账记录、照片录像都为他们追债的证据。

三是故意制造违约。非法校园贷公司会设置苛刻的还款条件、故意设置还款障碍等方式导致借款人违约。有的规定每天上午9时至12时还款,一天一还,早一秒迟一秒都算违约。有的“鸡蛋里挑骨头”,比如发现借款人使用了信用卡、花呗、白条,便会以在多家平台借贷为由认定违约。

四是软暴力催收。非法校园贷公司以贴身跟随、泼油漆、电话骚扰亲属等“软暴力”方式,给借款人施加精神压力。大学生小吴借款逾期未还,4名讨债人员竟将他拘禁在网吧5天,不让他离开,迫使其父母还款6万元。

五是“过桥转单”垒高债台。一旦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非法校园贷公司便会给贷款人介绍另外一家公司继续借贷。新贷款公司将会故技重施,利用阴阳合同的手法增加债务。经过多次过桥平账后,原本几千元的债务在短时间内会增加到数十万元。比如,一名大学生借款5000元,在半个月内通过转单等方式债务就飞涨到了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