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有自己的职场目标吗,有没有想过怎么实现它?

有些人想的是拥有一项专长,一辈子靠手艺吃饭,不想当什么领导,岁月静好就行。

还有些人理想更远大,想先成为业务骨干,然后凭过硬的工作能力成为管理者。

这两种想法差不多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共同点是,大家都很看重能力,把它看作了在职场立足的根本。

但你有没有想过,你的能力或专长,有朝一日会成为你进步的阻碍?

能力像毒品

埃米尼亚·伊贝拉在《能力陷阱》中有一番告诫: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但这样一个循环就像毒品一样,深深吸引我们,因为我们的快乐和自信都来源于此。但它也让我们陷入误区,让我们误以为,我们擅长的事就是最有价值且最重要的事。

事实上,一个公司最终的目的是赚钱,当你掌握的能力已经失效时,如果不主动自我革命,公司可能就会革你的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擅长的局限性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学习和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没有谁是不能被取缔的。但如果你只是擅长你现在的职务内容,对于公司来说,你本身就体现了巨大的局限性。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但是在职业规划大方向不更改的前提下,我还是建议大家进行多分支的涉猎,或是在自我兴趣的驱使下,学习的特长。

一个人只要永远抱着对学习的热忱,才不可能被时代淘汰。

“真实自我”错觉

如果我们掌握了一项带来无限荣耀的能力,整个生命价值都会寄托于此,它甚至成为我们判断善恶、好坏、真假的标准。

当外界要求我们放弃这项技术或专长时,产生“死磕到底”的心思也是必然的。迎合这种心思的鸡汤很多,比如:“做你自己就好。”

埃米尼亚·伊贝拉说,“坚持真实者”最大的问题,是把过去的荣耀或优势,幻化成唯一的正确标准,却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变化。但时代变迁、环境变化,都要求我们因时因地做出调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水是没有形状的,它根据当下的需求改变自己,达到理想的目的。我们许多人都会以坚持原则的方法处理事情,这显得十分的强硬而生涩。面对自我和社会的需求,我们要学会可以放弃我们原来的优势和地位,不沉溺于一项特定的事物,勇敢去尝试。

《十三邀》李诞那一期,李诞问许知远为什么要做访谈节目,许知远说没办法啊,我得挣钱(养书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瞧,有时候连文艺青年许老师,也知道有些事情,不喜欢,不擅长,但必须做。不停留在和拘泥于自己的世界中,自我脱离短暂的稳定、舒适,积极的去接受新鲜事物,适应社会变化的潮流,把自己变成可以包容万物的水,以探索行业的目标为己任,这样才能为自己谋生存之道,这才是当今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