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每当观看战争片,小编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很多战俘被远远少于他们的敌人押往集中营或者地势开阔的刑场,他们都没有被捆绑,几个士兵拿着机枪便把他们集体枪决。我每次都不禁在想,这么多人,即使手无寸铁面对几个拿枪的敌人,等待他们的终究是死亡,为什么不搏一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以为这样的场面历史上可能很少发生,只是很多导演的虚构罢了。但是翻阅史料才发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大量存在。比如:1945年50万日本人被苏联奴役到西伯利亚的时候,通常都是几个苏联人押送上百上千的日本人,而且被俘虏的日本战俘手里枪都没有卸掉。还有我们最难以忘记的南京大屠杀,日军5万人进城,国军十万之巨也无法抵抗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屠杀。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其实原因有三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侥幸心理。一二战时期,被俘虏的士兵大都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他们可能相信敌人们会遵守优待俘虏的《日内瓦公约》,但是世界大战一旦发生,谁会管你怎么对待战俘呢(除了中国)?大多数俘虏会认为逃跑肯定死,反抗也会死,但是跟着大部队走说不定只会去牢房,或者苦役,兴许能活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国优待日本俘虏

第二:缺少领导者。一个人,力量总是渺小的,缺少组织的、零散的个人,总人数再多,往往也难以做出反抗。如果大家能够齐心协力,相互合作,制定计划,那么最差的结局也能拉敌人同归于尽够本。可是,俘虏中很难出现领导者,所谓枪打出头鸟,根据囚徒博弈论,最先站出来的那个人一定会死,每个人都在盼望着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带领大家,可是又不希望是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求生意识差,恐惧。枪决时,战俘们面对敌人重机枪等重型武器,已经没有反抗的勇气,心中充满对死亡的恐惧,精神近乎崩溃,已经不相信自己能活下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解脱自己。而且,战俘一般都是被诱骗去枪决的,根本就不知道要去枪决,没有想要反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俘种种心理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没有勇气去站出来反抗,能做的惟有服从,等待死亡,这是战场上的一种常态。即使是已经知道战俘为何不抵抗的我们,也难以克服人性的缺点,去反抗去斗争。惟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