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秦腔名伶忆秦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秦大地的确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各自用自己的文笔写下无愧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陈彦这部主角获得茅盾文学奖也当之无愧。

现今,传统戏剧随着时代在没落,书中看到在时代大潮中它的低吟——一种无助的呼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是忆秦娥一步步的精益求精,才算延续了秦腔的火苗。师傅苟存忠在临死前告诉了她教给了她吹火的技巧,她终是没有辜负将吹火延续了下来。成名之后的她依旧潜心学习,年过半百依旧可以平板支撑一小时四十分钟。

作者在后记中曾提到:我十分推崇的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长篇小说的主要思想是描绘一个绝对美好的人物,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件事更难的了。”写忆秦娥时,我也常常想到陀氏《白痴》里的年轻公爵梅诗金。陀氏说:“良心本身就包括了悲剧的因素。”梅诗金最大的特点,就是能理解和宽恕他人,以至让很多人以为他真是白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忆秦娥四十年的起承转合,从十一岁的放羊丫头到出国演出,将秦腔面向世界,这一路上凭的是她的“拙”劲以及对秦腔的热爱支持。年少时她的师父们、胡老师以及舅舅的关爱造就了她第一次面向观众表演时的不平凡,舞台前她是主角,但生活中她的爱恨情仇在众多人物中算不得主角了。她似乎一生都是在戏中成长,从生活中的苦难、诋毁、无常中丰盈自我。让我看到,“拙人”在生活的挤压下,屹立不倒、稳扎稳打地走下去。

如果没有封潇潇的出现,或许就写不出忆秦娥的长情;如果没有秦八娃老师两次为她创作,也体现不出忆秦娥是秦腔界多么难得的人物;如果没有王红兵的映衬,似乎也写不出忆秦娥对婚姻的态度和对孩子的喜爱;如果没有楚嘉禾,没有周玉枝,没有单团长,没有儿子刘忆……忆秦娥的倔,忆秦娥的瓜,都不会体现的这么完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说上部写的是忆秦娥的年少,那中部写的便是忆秦娥的青春,而下部写的便是忆秦娥年过半百之后的释然。

上部中,易招弟改名为易青娥正式去县城里学习,她舅,胡老师,米兰老师,黄正大,朱团长,封潇潇,楚嘉禾,廖耀辉,宋师,张光荣,苟存忠老师,古存孝老师,裘存义老师,周存仁老师,……啊对,还有秦八娃老师。在中部,主角有了艺名,叫忆秦娥。而刘红兵也是在上部的结尾出现,一直存在于中部。一年多的追求,他和忆秦娥终于结婚了,生了孩子,回过婆家而一直寄养在娘家。忆秦娥红遍大半个中国,去过北京,到过上海,算是一个真正的名角儿了!一次演出事故让她有一段时间再也不想唱戏,再也不想登台,加之刘红兵的背叛,外人称儿子是傻子,各种压力在她身上压着,她去尼姑庵日日诵读经书,为那些死去的人超度,为那些帮她的人积功德,也为他的儿子积德愿他正常。中部也在她和刘红兵的婚姻结束而结尾。下部中的忆秦娥,在茶社唱过戏,也带着宁州剧团的人过了几天体面的生活,上部中离开的人也终究有了一点着落,把人又勾回到了当初的烧火丫头易青娥。当然,忆秦娥遇到了石怀玉。在这之后,忆秦娥遭遇了儿子坠楼,刘红兵出事,石怀玉自刎,忠、义、礼、孝四位老师的相继离去,楚嘉禾派人对她的诋毁……

从刚开始,羡慕色艺双收的秦忆娥,羡慕她能遇到死缠烂打对她一片痴心与真情的刘红兵。刘红兵总能把她照顾得细致入微,对她也百依百顺。那时我想她的婚姻生活应该可以幸福下去。可是他出轨了,他让本来就思想纯净且幼年受过伤害的秦忆娥感到肮脏不已。以及画家石怀玉对她极其愧疚躲入深山,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在画展离去,这些对秦忆娥的伤害都是极大的。像是一把锋利的刀,一块一块的在剜着早已千仓百孔的心头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件事,都在逼她成长,让她从一个“角”成为了“主”。十岁出头因为不想在后厨做饭赌气跑回家,到后来一唱成名,红遍大江南北,走上国际。舞台失事之后噩梦不已去庙里进修数月。刘红兵当初的背叛,楚嘉禾派人玷污她的名誉,多年认为石怀玉才是杀死她儿子的主因…这些事,她都选择了原谅。

戏中,什么叫主角?主角就是一本戏,一个围绕着这本戏生活、服务、工作的团队,都要共同体认、维护、托举、迁就、照亮的那个人。你可以在内心不卯他的人格,以及艺术水准、地位,但你不能不拧紧你该拧紧的螺丝;不能不拉开你按时拉开的大幕;不能不精准稳健的为他打好你该打的追光。

戏外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分上下两册,第一次遇见的时候,就对这么厚的书莫名产生了恐惧,但是当读几页之后,就会有一种想接着看下去的欲望,

这里还可以推荐一本书,是 贾平凹老师的《秦腔》。(这两本书我是连着看的,讲的都是秦腔,但是读起来总是会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