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住上带院子的房子 ,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

他奔赴多地,找寻一个有院子的理想民宿空间;她坚持本心,将书吧开到有院子的地方。

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两位嘉宾:莫干山民宿学院院长、大乐之野创 始人吉晓祥和纯真年代书吧 创始人朱景秀,听他们聊聊惬意院子生活。

院子让生活充满诗意和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院子让生活充满诗意和想象

“在上海要有一个带院子的家,要付出非常高的代价,我在上海的房子是没有院子的,所以这也可能是我们这些人,跑到山里来做民宿的原因。” ——蓝城观云小镇原乡生活代言人 吉晓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先生是一名城市规划师。 2012年,他来到莫干山,想要找一个院子做民宿。 与其说是找院子,倒不如说是找一个 更放松、更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

他到上海周边找,去各个大山里去找,直到他来到了 莫干山碧坞村 。 村子里有潺潺的溪流,在院子里能 俯瞰整个村的屋顶 ,他顿时爱上了这里。

他预感能把 自己的生活方式 带到这里,在院子里坐一下午,发呆看书都不会腻。 这种生活比他在上海对着电脑画图有趣得太多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民宿主在选址时,更多会被一些 自然环境 打动。所以 院子是民宿最重要的空间 ,因为在这里,人们能够体验到大自然带给他们一些美好的东西。

他回忆到,当初在碧坞村的第一个院子,在设计上并没有做任何的改动。 因为院子视野好,在院子里能看到 村落的全貌 ,还能看到对面的山,这是院子最美好的地方,所以在上面摆上桌子椅子,就是对这个院子来说最好的设计。

如果院子是一首歌,那应该是 陈奕迅的《好久不见》 。 “你会不会突然地出现,在街角的咖啡店 ”,他想起自己在院子里喝茶、喝咖啡的时候,也有同样的场景出现。 会有老朋友过来,跟他打招呼聊聊天。

“ 住带着院子的房子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我想都是中国人的一个梦想,真很想有这么一个带院子的房子。” ——蓝城观云小镇文化生活代言人 朱景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女士的先生是浙江省作家协会浙江文学院院长,平时做做文学评论,所以家里有很多 南来北往的朋友 来做客。 有一年,朱女士生了重病,以为自己不长于人世。 于是想做一个空间, 给先生和孩子留下一个念想。

2009年,为了给西湖景区打造文化品牌,他们每周末晚间都会推出 文化沙龙活动 ,在国内文化圈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书吧的 视野非常好 ,能看到外面夕阳西下,西湖湖面游船点点。 她最喜欢的就是书吧门前的大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几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打卡爱情西湖圣地”的活动,一路去打卡西湖的爱情景点。 到了最后一站的 纯真年代书吧 ,大家就围坐在院子的大树下, 在院子里 畅聊生活理想。

院子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结 ,纯真年代新店开在杨柳郡。 当初在选址的时候,她正是看中了那个和公园无缝对接的院子。

在去年中秋,她也做了一个 中秋庭院赏月诗会 ,特别强调了“庭院”两字。 活动地点在书吧前庭,社区家人们一起朗诗有关中秋和赏月的诗歌,过了一个诗意唯美的中秋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够住上 带院子的房子 ,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

- End -

文字整理&编辑 | 高冷

摄影 | 小斯&宾宾

后期 | 宾宾

总编 | 老徐

监制 | 陈稼

本文版权归蓝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