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手拉手 肩并肩 开创合作发展新局面——深化国企战略合作大会”在京举行。北京市国资委领导、各市管企业负责人,以及部分央企、国内知名企业、中关村科技企业与部分区属企业有关领导出席此次大会。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出席大会并作为嘉宾参加了“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企业合作再升级” 分论坛的研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造“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

李民吉董事长就华夏银行近期重点推动的“老字号行动计划”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进行了阐释。他表示:作为北京市属银行,华夏银行始终以服务首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责任和担当,坚定不移地推进“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近3年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各类融资服务近8000亿元。率先推出“京津冀协同卡”个人特色产品,为三地提供便民金融服务,持卡人在三地七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沧州)均可享受同城优惠待遇。同时,在京津冀地区重点推出期限长(3年)、利率低、放款快、用款灵活、随借随还的“华夏菁英贷”,解决三地居民在消费、出行、搬迁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以快捷、便利、灵活的服务获得广泛认可。

实施“老字号行动计划”

在文创领域实施“老字号行动计划”,为“老字号”擦亮“金名片”。今年8月份,华夏银行围绕北京建设“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落实北京市文化金融融合工作推进会要求,正式启动“北京老字号行动计划”,通过更好地产融结合,更有效地解决北京老字号的金融需求,助力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自计划实施以来,与全聚德、东来顺、红星、北冰洋、稻香村、王致和、同仁堂、荣宝斋、中华书局、工美景泰蓝、瑞福祥、长安大戏院、吴裕泰、内联升、便宜坊、六必居、牛栏山等27家老字号企业进行了主动对接,为首批12家企业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为工美景泰蓝、东来顺等一批企业提供了综合授信。会上,华夏银行与首农、首旅、同仁堂、北京工美、时尚控股、祥龙资产、北汽福田7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协议。李民吉表示,老字号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有益之举。华夏银行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深入实施“北京老字号行动计划”,为更多的老字号企业提供“融资、融商、融智”的综合化金融服务,并延伸至上下游全产业链,擦亮一批首都历史文化“金名片”,全方位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推进绿色金融特色业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绿色发展是方向。华夏银行将“推进绿色金融特色业务”作为六大战略之一,建立了包括绿色信贷、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在内的、完备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2017年,华夏银行在总行正式成立了绿色金融中心致力于将国际低成本资金和先进的绿色金融经验,助力企业绿色成长,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世界银行合作实施了“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项目”,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中国与世行合作的单体资金量最大的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服务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元,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近百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00万吨。该项目重点支持了北京最大的分布式光伏首钢冷轧薄板公司屋顶光伏项目、采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技术的邯宝钢铁脱硫脱销项目,以及使用电厂废热供暖的北方地区清洁采暖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发展项目。2017年以来,华夏银行在京津冀地区投放绿色信贷累计超过500亿元,实现了绿色信贷余额的翻番。

为助力国家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华夏银行与世界银行合作设立了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储能项目(中国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储能促进项目),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通过世行执董会批准,并开始正式实施。今年9月,华夏银行成为首批签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任银行原则》的银行之一,积极践行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理念,创设并发行了10期ESG主题理财产品。近年来,华夏银行先后荣获银行业协会“年度社会责任最佳绿色金融奖”、金融时报社主办评选的“2017、2018年度最佳绿色金融服务银行”。2018年11月,华夏银行获得美国《环球金融》杂志“最佳绿色能源发展银行”奖。

未来,华夏银行将携手京津冀三地各类企业与机构,在综合化、特色化、专业化金融服务上下功夫、求突破,积极开拓,务实合作,把推动国家战略、服务首都大局和企业自身发展紧密结合,实现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