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刘新海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颁发5G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也预示着一个新物联时代的到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同志亲自出席颁证会并颁发许可证,苗圩指出,各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中美贸易战和美国“围剿”华为愈演愈烈,5G一下成了各国及人民关注的焦点。不管大家对5G有什么样的争论和看法,但无法否认的是,5G时代已经到来,不再是停留在流量更大、超可靠和低时延的理论上,而是将真真切切的进入到大家的生活,改变着这个时代。

(数据来自华为发布的《5G时代十大应用场景白皮书》)

根据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8中国5G产业市场与商业应用模式研究报告》。到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预计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随着国家对5G技术科技创新投入和支持,5G将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诸多创新技术,带动信息产业进入高速公路,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将随之重构。为了在未来的5G市场持有竞争优势,融资租赁企业也需要通过深入的战略规划和利益权衡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全面参与5G的建设及推广,挖掘优良投资机会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5G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5G在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创新技术将带来相关产业链的新一轮投资机会。按照产业链爆发顺序,依次为上游器件、中游设备、网建设优化维护、电信运营及应用。5G网络强大的连接能力,包括电子元器件、终端应用等领域在内的全产业链都将迎来大发展以及转型升级期。

(图片来源:艾媒咨询《2018中国5G产业市场与商业应用模式研究报告》)

北京市经济信息化局也曾在今年1月23日发布的《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称北京市将加快网络建设,到2022年5G网络投资累计超过300亿元,实现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重要功能区、重要场所的5G网络覆盖。北京市5G产业实现收入约2000亿元,拉动信息服务业及新业态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可见很快国内会再现每年万亿级别的投资和建设,不同于“四万亿”时代的房地产和基建,5G时代的投资,将会是从芯片、产品到系统组网再到应用场景开发的新业态升级,不仅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也将会是实实在在改善人民生活的利国利民之事, 融资租赁作为与实体企业结合最为紧密的融资工具之一,也应积极参与我国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进一步落地产融结合,来突破目前大部分融资租赁企业都去争抢政府平台和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局面。

着眼于未来,既然5G时代每年将有巨额的投入与产出,也将必然蕴含着良好的投资机会,融资租赁企业如何参与到这场5G”盛宴”呢?其实有些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行动。比如最近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国际有限公司就共同出资建立天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合计50亿元。中国电信出资37.5亿元,中国电信国际出资12.5亿元,注册地为天津自贸试验区,经营范围为融资租赁业务等。在此之前,中国联通也已进军融资租赁。去年4月,中国联通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联通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

虽然运营商系的租赁公司有着参与5G建设的天然优势,但5G的建设和开发涉及很多方面,有条件的租赁公司也应该进行研究和参与,密切关注国家和各地政府的政策,去发掘优良的投资机会。比如《北京市5G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就提到实施“一五五一”工程。“一”,即一个突破:突破中高频核心器件技术等关键环节;“五五”,即五大场景的五类应用:围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2019 年北京世园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长安街沿线升级改造等“五”个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场所需要,开展5G自动驾驶、健康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超高清视频应用等“五”大类典型场景的示范应用;最终培育“一”批 5G 产业新业态。围绕着类似北京的5G产业政策,必然能挖掘出优质的投资机会。

二、布局5G细分领域,抢占行业先机

从目前的商用情况来看,确实网络、终端、资费等方面都还没普及,此外还有应用不明确、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但5G的发展不是运营商的独角戏,融资租赁企业既然要参与进来,就必须抢占先机,提前进行布局。比如在网络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融资和“以租代建”的方式摸索出5G投资建网新模式,找到对运营商、制造商、金融机构均有益的杠杆,在5G投资上同时为运营商和制造商“减负”。

除了投资建网,伴随着需求端开发新的重量级场景逐步落地,精密制造、大型体育场馆改造、消防安全培训、医院住院门诊管理系统、医疗3D素材库、白色家电体验式营销、智慧城市等,都有结合5G及云化投资需求,融资租赁公司可以结合已有的项目经验,关注行业的发展,在细分的领域里,进一步深耕细作,抢占行业的先机。例如,据报道广东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开通的333路短线,由广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运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全线路、全车队、全运营时段、正常发班运营的5G常规公交线路。线路总长7.6公里,全程设置11个公交站点,布建了5G基站13个,全线配置纯电动双层巴士10台,所有车辆5G网络全覆盖。作为专业做车辆租赁的融资租赁公司,即可关注类似的行业发展,进一步在其他的城市进行研究和推广,积累细分领域的经验,抢占行业的先机。

三、新机遇,还是新风险?

新机遇,必然带来新风险,机遇伴随着风险,这是金融行业的属性,融资租赁行业也不例外,但不能因为风险,而错过参与5G的好机遇,相反,融资租赁企业,可以利用5G带来的新技术,提高和完善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

随着5G网络的到来、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对融资租赁中的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等租赁物,逐渐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以往无法实现的方式,不断的采集数据,从而实现对“物”的数字化和可视化监控。例如,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实时的远程可视化监控,既可以实时确保租赁物不被挪用和破坏,也可以通过租赁设备的使用时间、使用状况、磨损状况等等大批数据,不断的传输到服务器端来分析承租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于及时的采取风控措施。在汽车租赁领域,除了目前采用的GPS定位等手段,还可以通过实时计算汽车上的引擎状态数据、车架应力变化数据、变速箱的换挡次数、汽车行驶的行使轨迹等大批数据,多维度的分析这辆汽车的使用情况,可以知道租赁车辆是否被经常激烈驾驶、是否遭遇过事故、是否进行正常的维修和保养,通过大数据等技术,对这些租赁车辆进行定性、分类和定量。数字化后的租赁物,也就更具备进行透明的估价和交易的可能。以往在租后管理环节通过人力跑腿管控风险的形式,将会被根本改变,5G技术的应用,也将节省融资租赁公司的人力成本。

另外,通过上面5G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统一动产登记制度缺失,无法全面有效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情形,数字化和可视化监控通过加密技术形成的大数据,可追溯物权的来源,确保物权的唯一性,有利于司法实践中更好的维权。

5G商用,必将给融资租赁公司管理租赁资产带来了更新的技术手段,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细分市场,也让金融回归实体,有了更好的方法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