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必须学会做减法,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

王岳伦曾在《天天向上》中谈论的中年感悟引来无数唏嘘。他说:减掉一下不必要的聚会,少认识一些不必要的人。其实有些聚会,甚至是大酒,真的很浪费时间。因为喝酒的时候,大家海誓山盟,第二天都忘了。

想想那些觥筹交错真的没有什么意义。

男人们的酒局是家庭争吵的主要来源。老婆们看着满身酒气的老公,想着自己在家收拾家务带娃得操劳,不禁怒气袭来。

而男人们的想法是,为了这个家,我得多认识一些人,以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需要人脉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现在是人情社会。

是的,没有错,可问题是,每天和我们酩酊大醉得,许下海誓山盟的,真的都是”朋友”吗?

中国是个酒文化浓厚的国度,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都告诉我们,只要是酒桌上喝爽了,生意也就稳妥了。曾经这种想法也充斥着我的生活,我也被无数次“劝酒”过。

领导像长辈一样谆谆教诲,这个年代,不在酒桌上提拔,去哪里提拔啊。

起初,我也是担心的,担心真的因为一杯酒惹得领导不开心,让自己工作受阻。慢慢的才发现,酒桌上说的话,真的没人当回事。

没有人会在醉酒的时候做决定,也没有什么友谊会因为一杯酒而建立。

《极简力》一书中说道:

避免所谓的“合群”,放弃无用的社交。当你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人脉是不值钱的,请记住,人脉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很残酷,但这就是真相。

多陪陪家人,多过过“慢生活”。

当你陪着父母旅行一次,看着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时,你才会意识到,幸福真就这么简单。

人就像一颗大树,旁枝错节太多只会浪费养料。

砍掉那些不重要的枝节,我们才能长得更好更美。

崔永元在一次访谈中,鲁豫问他:你觉得你50岁的心态,和15岁还一样吗?

他说:当然不一样。我到了50岁,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而年轻的时候不是,我喜欢打牌,就一年一年的找人打,喜欢下象棋,也是一年一年的找人下。现在想想,那些时光真的是浪费了。

我现在不会做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了,因为时间真的不多了,我舍不得浪费。

是啊,当我们到了中年,才找到生命的意义,才扼腕叹息那些曾经的时光,为何就在不经意间溜走了。

世界上最遗憾的事,是“我本可以”。

我本可以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次,我本可以好好和妻子经营家庭,我本可以多陪父母不留遗憾,我本可以多多学习自我成长,我本可以……

每个人一生都会认识大约两万七千人,但是真正“有用”的,只有那两三个。而“有用”指的是那些对我们事业上有帮助,能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利益的人吗?不,所谓“有用”的人,是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踏实感,安全感,和他们在一起我们觉得舒服的人。

当然,和一二好友,谈天说地,喝酒聊天,也是可以缓解压力的。但是和无关紧要的人,去喝大酒,参加无关紧要的饭局,除了收获一肚子脂肪,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到中年,必须学会做减法,因为我们的时间已经没有那么多;人到中年,必须学会做减法,因为需要我的人,真的很多;人到中年,必须学会做减法,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先来。

谷泊的态度是谦虚的、淡泊的,我们不说豪言壮语,不谈快意恩仇,只用最醇美的酒汁,寄托最纯粹的情感。
这杯酒,不用干,和家人、或朋友小酌一杯,细细品味,多一点柔和,少一点伤害。
让自己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忙里偷闲,从看见世界,到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