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天祥,让人最难忘的便莫过于文天祥的忠贞不屈,元朝廷曾经俘虏过文天祥,看到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模样,忽必烈也起过爱才之心,只不过,文天祥心系南宋朝廷,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只能作罢。

但事实上,文天祥曾经提出过一个条件,若是元世祖忽必烈答应了他文天祥这个条件,文天祥也可以出任元朝官职。只不过,这个条件到最后还被忽必烈拒绝了,顺带着,文天祥也被残忍地杀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了,虽然文天祥曾经提出过一个条件,并非是为了苟且偷生,文天祥的屈服是有条件的,文天祥虽然可以降,却不愿意做元朝的走狗,他要做乡野间的一个道士,从此不问世事,若是有需要,也是可以为元朝的建设出谋划策的。

文天祥的如此条件,自然得不到忽必烈的认可,把文天祥安然无恙地放出去,无异于养虎为患,何况当时元朝境内也有许多人打着救出文天祥的名义起义,反抗元朝统治,这让忽必烈再也忍受不了文天祥给自己带来的隐性威胁,文天祥最终还是被处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天祥是一个勇士吗?是也不是,文天祥当然是一个勇士,懦夫早就投靠元朝了,文天祥有文采,有才华,对南宋忠心耿耿,这是文天祥获得忽必烈青睐的资本,但文天祥又不是一个舞刀弄枪的勇士,他不像某些真正勇敢的将领那般,在兵败之时毅然提刀自杀,文天祥并非没有想过自杀,但文天祥毕竟并非一个提着大刀拨弄政权的人物,自杀的时候始终狠不下心,始终无法用大刀隔断自己的动脉。

这只是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区别而已,看上去两者之间一个勇敢一个懦弱,但事实上,两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天祥的忠义是不可否认的,但依旧有些人拿着文天祥曾经与忽必烈提出过的条件说事,文天祥虽然曾经说过可以投靠元朝,但他的本质目的自始至终都没有变,文天祥的目的从一开始就是逃出忽必烈的掌控,逃亡乡野之间,目的也只可能是图谋再一次起兵,反抗大元朝廷,从开始到最后,文天祥都没有想过要投降。

或许文天祥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勇士,没有勇气提起屠刀自杀,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气概却是真的,只要文天祥一天没有真正投降,文天祥就永远是中华名族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