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疫情:死亡、传播、分布和趋势

伐柴商心事:Fachai_story

作者:大帅去伐柴

本篇不讲故事,只讲干货,用纯数据给各位对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一个分析。数据直接来自于国家和各省市的卫健委。在目前疫情在全国漫延和国家强力追责的前提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数据的真实性。本文将直接从死亡、传播、分布和趋势三方面分析本次疫情。

一、死亡

疫情带来的恐慌首先来自于死亡,由于25号以后的详细病例并不是很全,这里为了尊重死者,具体细节我不在这里贴出,仅做结论。

从公开信息收集到的47个死亡病患的统计来看,平均年龄为71.56岁,中位数为70岁。低于50岁(含50岁)的仅有3例。

注意,中位数不是平均数,它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中位数不像平均数那样受数据中过大、过小数的影响,所以如果数据波动比较大,更容易说明集中度。当然,在收集的病例中,平均数和中位数都在70岁以上,年龄明显偏大。

在死亡的病患中,绝大多数都患有基础性疾病,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和支气管炎排在前三。这里可以明确说明,因病死亡的患者主要是老弱病人群

截止28日24时,确诊病例5974个,超过非典的5327个。但我们可以得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死率为132/5974=2.210%。远低于非典型性肺炎的病死率349/5327=6.551%(大陆地区数据)。

二、传播

按照28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中的判断:“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人际传播指数(R0)在 2~3 之间。目前没有可靠的证据表明该病在潜伏期内有传染性。”[1]

目前发现的病例男:女比例为1.2:1。年龄中位数为 48 岁,范围为 9 个月~96 岁,15 岁以下年龄组病例占不到 0.6%。潜伏期一般为 3~7 天,最长不超过 14 天。对比2003年北京非典患者的年龄构成,患者中数量最多的是20-50岁年龄的人,总数为1391人,占全部患者的73.33%[2]。本次病毒感染者年龄中位数48岁明显偏大。

人际传播指数是指一个病源可以平均传染的人数。对照非典,它的人际传播指数为3。显然,按照目前的数据这次的冠状病毒传染能力没有非典强。同时需要再次强调,和网传不同,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在潜伏期内有传染性。

然而,在初期对病毒的传染性有误判,在一月上中旬一直强调没有人传染人证据,直到1月20日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公布有14名医务人员感染。在不受控的状态下,传染源数量扩大。因此,虽然传染能力不如非典,但28日公布的确诊数量已经超过了非典。

目前证据提示该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密切接触者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与病人共同居住、工作、学习的人员;二是没有采取有效措施的诊疗、护理、探视、陪伴者;三是与病人同乘公共交通,有近距离交流、接触的人员。飞沫传播可以通过口罩、眼罩阻断。但是注意第三类,在1月初的学生潮和23日之前的春运潮会使密切接触者大量增加。

因此,带口罩、减少外出就是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三、分布

截至1月28日24时,国家卫生健康委收到31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74例,现有重症病例1239例,累计死亡病例132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现有疑似病例9239例。确诊与疑似的比例为64.6%。

截至1月28日24时,湖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3554例,死亡125例,累计治愈出院103例。其中重症671例、危重症228例,疑似病例6940例。病死率125/3554=3.517%,确诊与疑似的比例为51.2%。

湖北的确诊人数占全国的59.5%,疑似病例人数占全国的75.1%。看来目前本次疫情仍集中在湖北省。

再聚焦到湖北各地市,截至1月28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905例,死亡104例。病死率104/1905=5.460%。(顺便吐槽下武汉市卫健委的网站,21号之后就什么数据也查不到了,在这个时期,公开信息可能更重要。)

虽然武汉的确诊人数占湖北全省的53.6%,但湖北的其他地市的感染人数绝对值都很大。例如黄冈市就确诊了324例、孝感市274例。黄冈甚至超过了全国排名第二的浙江省的296例。这些城市长期处在武汉的光环下,医疗资源和投入远低于武汉。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地市更需要帮助。

四、趋势

病毒传播的趋势需要从感染人群的数量上进行判断,这里主要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累计值。

确诊及疑似病例累计数量(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诊及疑似病例累计数量(图片来源:国家卫健委)

截止到1月28日24时,累计值基本保持线性增长。但累计值其实是一个积分过程,会将增量的信息平滑掉。对于病毒的传播模型来说,每日的增量信息更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诊及疑似病例新增数量(图片 来源: 国家卫健 委 )

可以看到,新增疑似病例的高峰出现在 26 日,一日新增 3806 例, 27 日这一数据降低到 2077 例。 而28日新增疑似3248例,比前一日多了1171例,再次抬升。 本来我以为要是 28 日比 27 日新增疑似低,就是一个好消息,现在看下结论还是有些早。

新增确诊病例数与疑似数出现了背离,新增1462例,比前一日减少了312例。这一数据还需结合明天来观察,因为从疑似到确诊需要试剂盒的调配和上报流程,希望逐渐降低。

尾声

从数据上来看,本次病毒无论从传染能力和病死率来说,都低于非典。但由于病毒特征和前期把控问题,目前的确诊人数已经超过非典。

疫情的分布主要还是在湖北,但除武汉之外,黄冈、孝感等地市更需要医疗资源的投入和帮助。

目前说疫情得到控制为时尚早,新增疑似病例出现反弹。

借用国家卫健委的意见,我们能做到的风险防控措施就是:“动员社会多方力量促进病例的发现和管理,避免进一步传播;做好感染控制、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同时促进公众减少聚会、减少出行、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降低暴露和感染”。

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他人。

参考资料:

[1] 《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展和风险评估》,国家卫健委,2020年1月28日

[2] 《 北京首次详细公布非典患者性别年龄等构成情况》,医院管理论坛,200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