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后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基本主题。

明三候

话清明

在《易经》中,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月随着阴阳消长的变化,分别对应着一个卦,我们称之为【十二消息卦】▼。

《周易》“消息之象”是指六爻卦体中,“阳长阴消,阴长阳息”的阴阳爻的一种渐序更替变化规律。根据《周易》中的“消息之象”,传统的阴历十二个月,分别对应一个卦象。

清明至立夏的三十余天对应的卦象是泽天夬

五天为一候,一爻代表一候。

卦象上进行分析,夬卦的五个阳爻象征阳气的强盛,一个阴爻表示阴气即将消失,强大的阳气将要驱除弱小的阴气,阳气太盛,灵魂是无法留在人间的,所以在清明这一天祭祖、扫墓,实带有送祖先暂回冥界的意蕴。

从上下卦象上分析,夬卦的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乾为天,表示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所以清明期间下雨的概率非常高,也就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

明风俗篇

01 缅怀先人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02 插柳辟邪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

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03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外出踏青的同时,记得也要把口罩戴好哦!

04 娱乐活动

其实清明节气还有很多民俗活动,古时候就有蹴鞠、秋千、放风筝、拔河等等丰富的娱乐性活动,静心等待疫情完全散去,春暖花开会有时!

明八大禁忌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同时, 扫墓也是有一些禁忌和避讳的!

99%的人不知道,不看亏大了!

1、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2、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3、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4、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1、孕妇避免扫墓

孕妇最好避免清明的扫墓活动,这不仅仅是阴气重的影响。从别的方面来说,清明时节是非常拥挤的,为了胎儿的安全,并不建议孕妇去参加,再者扫墓的气象和周边的环境均不利孕妇的健康。此外是女性有例假,也要避免此类活动。

2、不可在墓地照相

大家扫墓的目的都是为了祭祀祖宗,而非玩乐。举头三尺有神明,大家扫墓的时候,最好心怀敬意,专心谨慎,千万不要在墓地合影,甚至随意照相,否则引来了不好气场,就有阴阳失衡的可能,会损害个人的运势。

3、忌穿大红大紫

清明节是不能穿大红大紫去上坟的,相信大家也不会穿这样的衣服去参加此类活动的。不过总有人会疏忽大意,在佩戴或是内衣上不经意使用了红色。当然本命年是例外,内衣可穿红色。

4、外人不要参与他人的扫墓

清明的时候作为外人的身份去参与扫墓是比较忌讳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毕竟不是一家人,各自加持的气运也不同,可能会造成气场的紊乱,导致不协调而走霉运。

馨提示:清明节前后阴气旺盛,晚上尽量待在家里,不要在外逗留哦!

明将至,共同缅怀守护人民生命逝去的英雄!

疫情期间提倡:居家追思

严防聚集,文明祭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请大家自觉做到不聚集、不扎堆。倡导家庭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敬献鲜花等文明低碳方式,营造“树立文明殡葬新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

资料来源: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我们注重分享,感谢您的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