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像海绵吸水般的语言学习能力是很多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都亲身体会过的,尤其在孩子语言学习的早期阶段,会发现孩子经常会冷不丁地冒出一个自己常说的词。以至于很多父母认为模仿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基本方式,因此采用强化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就把孩子当作被动的模仿者了,那么孩子的表达是不是“鹦鹉学舌”,孩子只是被动的模仿者吗?答案是否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是否注意到孩子模仿自己说的话不是“一字不漏、一一对应”的;你是否发现孩子模仿自己说的话在时间上是不及时的;你是否体会到孩子把模仿的范词、范句应用到新情境中以表达新的内容,或者将范句重新组合成新的句子结构。例如孩子会把你平时帮助他克服困难的话语创造性地改编用于和同伴的互动过程中,“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搭出一个大城堡来的。”孩子的这些表现足以证明他们不是在“鹦鹉学舌”,他们是在主动学习、主动“创造”语言。根据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机制,儿童获得的不是句子的表层结构,而是一套语言规则,因此重复模仿语言的表层结构对语言获得起不到多少作用,环境所提供的只是个别情境中的个别句子,而儿童获得的却是语言规则系统。

让我们明白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语言经验和环境刺激,如我们成人对儿童输出的语言,它们只是刺激孩子自己内部已经具有的语言结构,把这种潜在的结构转化为现实的语言,而非产生孩子的语言。模仿与强化能增加孩子已有语法形式的使用,能加速学习,但新的语言形式是孩子自己“创造”的。幼儿在日常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往往被成人强化的是语言的内容,即所说话内容的真实性与正确性,而非语言规则,即所说话的语法错误常不被成人介意,但事实上幼儿习得的是语言规则。以上这些都证明了孩子的表达绝不是“鹦鹉学舌”,孩子的表达具有“创造性”。

那爸爸妈妈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鹦鹉学舌”式地教孩子学习新词汇。生活中,常常看见妈妈或爸爸指着家里墙上贴的字词贴,一边指着贴上的字词,一边张大着嘴巴教孩子读与认。虽然经过重复地训练与强化,效果很好,孩子能认识很多的字词,但是孩子真的理解它们的意思吗?孩子能够在生活中运用起来吗?孩子的语言学习不是输入什么就输出什么,孩子是主动的语言学习者,当以这种方式来训练孩子,换来的是孩子只认字形不知其意,甚至厌恶识字。

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语言其产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交流。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有点类似种族再演,其目的是交流。因而,我们需要让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回归到自然真实的交流情境中。只有当孩子必须使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学习才有目的,才能发挥功用。所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常规活动的机会加强与孩子交流,就是对孩子语言学习非常好的支持。比如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可以交流孩子在幼儿园喜欢的活动以及和同伴的交往情况,睡前可以跟孩子一起阅读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爸爸妈妈可以常与孩子玩组词造句的游戏。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体会不同的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不同的词可以组成不同的句子,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但需注意一句话往往不要超过7个词,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一般一句话包含7个词左右。如今天出去玩了,晚饭过后可以和孩子坐在沙发上一起玩这个游戏,妈妈可以说:“今天我看见了……”引导孩子用类似的词语进行表达。另外也可以在各种亲子游戏中增加语言交流的成分。比如下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卧室床上用电筒玩影子游戏,妈妈可以说“我用手电筒和手做出了一只小狗,汪汪汪”,轮到孩子,孩子在句式上可能会如法炮制,但制造出什么是需要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该年龄阶段的孩子通常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创语言,爸爸妈妈要学会欣赏与鼓励孩子自创语言。我们常常忽视孩子自创的语言,认为很幼稚,甚至是“胡说”,但其实那正是孩子在“创造”语言,在玩自己的语言游戏。我们不仅要聆听,而且要根据情境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孩子的游戏,在游戏中自然地为幼儿提供可参照的对象。(本文版权所有禁止转载)